详情
“昨天下午,武汉市欧爸料理的吴先生发来订单要5斤剑虾、5斤虾仁、20斤白带鱼,晚上7时发货,经厦门空运武汉,今天下午3时许就收到确认信息。借助电商和现代物流,我把‘东山鱼’几乎销遍全国了。”被称为“东山岛海鲜大哥”的陈若海,打开物流清单对笔者说。
陈若海1985年出生于东山县铜陵镇一个渔民世家,爷爷和父亲都是当地有名的捕鱼能手。后来,他的父亲转行养殖扇贝。虽然养殖事业还不错,但辛苦也是众所周知。2004年陈若海考上大学,家人希望他毕业后能当个白领,他选择读电子商务专业。
2007年夏天,获悉父亲病重入院,正在毕业实习的陈若海急忙赶回家中照料。第二年,父亲弥留之际说:“想把扇贝场卖掉,可是降到12万元还没人要啊!”“我来干,扇贝场决不会荒废的!”陈若海握着父亲的手,哽咽地说。
此后,陈若海驾船出海,顶风冒日,与员工们整天生活在养殖场,虚心学习饲养及管理的知识。2008年8月初,潮州客商林春龙到东山县欲采购1000斤扇贝。但当时受台风外围影响,风高浪急,许多养殖户都不想冒险,陈若海闻讯带两名员工下海采收扇贝。风雨打湿了全身,扇贝壳划破了手脚,新鲜的扇贝如期装车,林春龙深为感动,并成为陈若海自主创业以来的第一个客户,还介绍来许多新客户。2009年底,扇贝养殖场因当地“三湾整治”而停养,期间陈若海赚回了60万元,是2008年出让价的5倍。
停养扇贝后,陈若海到东山县一房地产公司当客户经理。接待许多南来北往的客户后,陈若海发现大家对东山的海鲜赞不绝口,但都有“当地无法买到”的遗憾。如何让外地人足不出户就能品尝到绿色健康的东山海鲜呢?2013年,陈若海辞去客户经理一职,专心做起海鲜生意。
起初,陈若海向当地的海钓客收购各种海鲜,加入冰块用泡沫箱包装,然后通过顺路车寄往福建沿海城市。2013年中秋节前两天,第一单20斤虾姑成功寄车到漳州市客户手中。他还发挥自己学电子商务专业特长,创建了“东山岛海鲜大哥”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扩大海鲜的朋友圈。陈若海的朋友圈迅速从福建扩展到全国各地,订单也越来越多,传统的寄车模式已不适应了。陈若海打起快递的主意。但快递公司拒绝接单,因为担心冰块融解会漏水、海鲜会变质。
吃了闭门羹后,陈若海决定对包装材料及技术进行升级,选择了航空冰袋和具有防晒及保温功能的包装材料,并邀请快递公司负责人到现场看实验。夏季36小时、冬季48小时内都能确保海鲜的鲜度,并且不会漏水,快递公司信服了。2013年国庆节,陈若海的第一单电子商务海鲜通过顺丰快递寄达厦门市。很快地,陈若海的“东山岛海鲜大哥”扬名除西藏、新疆和内蒙古外的中国大陆所有省份,顺丰快递工作人员每天傍晚都主动上门,装运已包装好的东山海鲜。
眼下是东山海鲜最畅销的时段,陈若海与妻子卢聪娜每天忙于接单、挑货、包装、快递。陈若海还时常将海鲜到岸、筛选、包装的过程进行微信直播,并对各种海鲜的特性、功效及烹饪手法进行介绍。受其影响,已有40多家淘宝店、微商加入东山海鲜的电商大军,整个产业链越做越大。目前,仅“东山岛海鲜大哥”一家就有100多个海钓客和生态养殖大户长期提供黄刺鱼、带鱼、斑节虾、小管、扇贝等20多种优质海鲜,每个月的快递费就要1万多元。
如今,陈若海正在注册“东山县若海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准备租下更大的冻库和店面,并开设天猫旗舰店,做大做强东山海鲜电子商务。他还升级了包装材料,保鲜时间比之前延长6至8小时。陈若海说:“我们的食材是新鲜、原生态、健康的,冷冻是为了更好地运输而不是为了贮存。通过互联网和现代物流,全国各地食客足不出户就能品尝到东山风味的海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