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本报讯 2018年福建省“6·6八闽放鱼日”福州主会场活动,于6月6日在福州闽江公园望龙园百花台景区举行。
“6·6八闽放鱼日”增殖放流活动是2018海峡(福州)渔业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两岸渔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有助于养护两岸渔业资源,进一步促进两岸生态环境保护。
活动期间,主会场放流大规格鳗鲡3300尾、鲢、鳙鱼苗种40万尾。同期,连-马两岸民众还在连江与马祖交界海域放流黑鲷290万尾。活动期间,闽江流域及福州市海域共计放流各类苗种3.5亿尾(粒)。
福建省福州市高度重视水生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把增殖放流工作作为改善水域生态环境、促进海峡两岸渔业和谐发展的重要措施。
2013年以来,海峡两岸有关人士已在台湾海峡、闽江流域、罗源湾等水域累计投放各类鱼苗约19.96亿尾(粒),放流苗种包括鲢鱼、鳙鱼、大黄鱼、花鲈、真鲷、黑鲷、日本鳗鲡、日本对虾、中国鲎、双线紫蛤、西施舌、菲律宾蛤仔、泥东风螺等20多种。通过开展增殖放流,水生生物资源得到有效恢复和发展,较好地保护了水域生态环境,广大渔民也从中获益。
为确保增殖放流活动收到实效,福州市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渔业执法机构采取各种措施,确保放流鱼种顺利融入增殖放流水域。渔政执法船艇加强管制区域内水上巡查,严厉打击擅自捕捞和电炸毒鱼等违法行为。在管制水域发现非法捕捞作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予以严厉查处。
惠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