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三农B2B网讯 西藏高山雪水,养活了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四大淡水鱼,并卖出更好的价钱。记者昨日采访了解到,深圳在西藏林芝地区察隅农场开创西藏成功养殖内地四大家鱼的先河,有望改变西藏长期从四川等地输入四大家鱼的历史,带动当地农牧民脱贫致富。
把四大家鱼引入察隅农场,只是深圳对口援藏的一个缩影。深圳市经信委(对口办)负责人告诉记者,深圳从18年前开始对口支援西藏,先后对口支援林芝地直、墨脱县、察隅县和察隅农场。据统计,2011年至今年3月,深圳累计安排援藏资金3.29亿元,3年援藏资金总和超过以往15年援藏资金总额1.75亿元的近2倍,先后在察隅县和察隅农场援建一批民生项目,农牧民收入大幅提升。
建成8个小康示范村
深圳对口支援的察隅县位于西藏东南角,部分地区和印度、缅甸交界。
据介绍,西藏和平解放前,这里被称为“野人谷”。
昔日“野人谷”,目前彻底变了模样。在察隅县僜人新村,当夜幕降临时,村民们便聚集在明亮的太阳能路灯下,唱起自编的《新村夜色美》。据介绍,僜人不在全国56个少数民族的名单上,却是西藏人口最少的族群。西藏的僜人群落从上个世纪初迁居到下察隅这块高山峡谷中,生活条件非常艰苦,甚至过着人畜混居的生活。如今,全村55户都搬进了安居房,喝上了自来水,用上了太阳能热水器,看上了电视,还可以在农家书屋里阅读。
[page]这一切,得益于深圳对西藏的对口支援。深圳援藏干部、察隅县委书记郑新强说,像这样的小康示范村,目前察隅县已建起8个,上千户群众告别了脏乱,过上了环境舒适的生活。
按照广东省第六批援藏工作队总体安排,围绕强农惠农工程,“十二五”期间,察隅县将要建16个小康示范村,其中第六批援藏计划3年建设8个小康示范村,总投资3235万元。从2010年9月起,在察隅县启动8个小康示范村建设项目,每个小康示范村实施农牧业产业、村庄给排水、村道硬化、村庄亮化净化绿化等20项工程。截至去年11月,察隅县8个小康村已全部完成建设。
今年3月起,援藏工作队投入资金1800万元,对小康示范村建设未涉及到的88个村庄进行家容家貌整治。这一惠民工程,主要是建设卫生间和洗澡间、改造大门和围墙、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等项目,改善村庄面貌、家庭环境。
在藏首创养殖四大家鱼
“把四大家鱼引入西藏养殖,不仅能增收,还是一项生态旅游项目。”深圳援藏干部、察隅农场党委书记郑党贞说,察隅农场经济结构单一,主要农作物是玉米和花生,经济价值不高。要想扩大农场职工的收入,就需要改变经济结构。经实地走访,郑党贞发现察隅农场附近环境不错,便决定建一个水生养殖场。
2011年7月,察隅农场生态综合养殖基地项目顺利开工,并于去年完工。这一养殖基地有1000平方米育鱼苗池、1000平方米水温提升池、6000平方米商品鱼池,同时建有1500平方米猪舍和鸡舍,1200平方米的饲料仓库和加工厂、农产品销售以及管理用房。
郑党贞告诉记者,林芝地区平均海拔2300米左右,养鱼难点不在于高度,而在于温度和鱼苗。因为察隅的河水是山上融化的雪水,温度偏低。为此,他专门请教养殖专家,在设计鱼塘时费了一番功夫,将一个鱼塘改为一大两小的鱼塘,两个小塘的作用是将水温提升,从山上流下的雪水经过两个小塘进行日晒增温后,再排放到大鱼塘里。
去年10月,第一批淡水鱼在察隅农场出塘,从而改变了西藏地区长期以来从四川等内地输入四大家鱼的历史,为西藏林芝地区发展四大家鱼养殖提供了经验。也许因为雪水养殖,第一批出塘的淡水鱼品质方面要比内地的鱼更好,因此价格也比内地的高。在察隅地区,内地鱼每斤批发价在15元左右,而察隅农场生态综合养殖基地的鱼每斤可卖到18元。仅此一个项目,每年可增收十几万元。
此外,深圳还在察隅农场援建“高附加值试验项目”、“藏药材种植项目”等项目,并将高附加值的铁皮石斛首次引种西藏。经过近3年的努力,察隅农场集体收入翻了近一倍,农场职工从人均年纯收入4500元递增到9000元。
[page]农牧民收入大幅增长
“以前的水很脏,现在的水很甜。”日前,正在察隅县水厂工作的年轻藏族工人郑罗正熟练地操作机械阀门,他用不太熟练的汉语告诉记者。
原来,察隅县城自来水厂建于上世纪,水厂设施老化,水质很差,很多指标未能达到国家城市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据此,深圳出资对水厂和管网进行改造。目前,改造后的新水厂正式投入使用,日供水能力4200吨,成为目前西藏出水能力、造水工艺最先进的水厂之一,察隅县城及附近村庄共8000余户居民,喝上了安全干净的健康水。
记者了解到,深圳根据所援藏地区的实际,抓住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和群众急需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着重改善当地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完善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本地经济自身发展能力,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尤其是在支持产业发展中,深圳投入援藏资金近1000万元,引入沙琼村僜人民俗生态旅游建设、大棚蔬菜基地、木耳基地、水稻基地等产业项目建设,提升了当地的产业竞争力。
同时,深圳积极推动多领域援藏,通过人才培训、教育、医疗、信息化建设、宣传等多个领域,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支援格局。据不完全统计,3年来,投入援藏资金742万元用于改善察隅县乡镇中心小学教工宿舍;投入援藏资金120万元完善古拉乡、察瓦龙等偏远乡镇的卫生室;投入50万元设立“察隅县特困农牧民医疗救助金”,已为29名特困农牧民群众垫付或支付住院费用33万元。
目前,深圳援藏取得了丰硕成果,仅察隅县3年投入援藏资金2.12亿元,主要资金投入到乡(镇)、村、户,项目涉及全县6个乡镇96个行政村,今年6月全部完成28个建设项目。目前,察隅县经济社会出现跨越式发展。2012年全县GDP达到4.54亿元,比 2009年增长77.3%;财政收入达到2170万元,比2009年增长65.4%;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980元,比2009年增长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