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目前的对虾养殖业,最大的问题在于病害防控和如何利用适当的模式养殖,但是即使在病害严重的今天,依然有不少地区保持养殖虾成功,显然这不仅仅是运气。
在来到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之前,多位业者与笔者提及这里的养殖模式,其中国家虾产业技术体系南方养殖岗位科学家李卓佳向笔者推荐,“江苏对虾小棚养殖模式值得一看,但是如何借鉴他们的优点,也是我思考的问题”。一起同行的海尚虾苗如东苗场总经理顾美祥说,“我们这边的养殖模式,产量和成功率稳定,这几年养殖面积增加很快。”与此同时,多家饲料企业高层也曾到如东县考察,希望从中有所借鉴。
那么,小棚养殖的优势在哪里?与土塘或者高位池养殖相比又有哪些不同?是否有比较强的复制性和推广性?带着这些疑问,笔者亲临如东县一探究竟。
稳定、可控性强是亮点
[page]
“6分地(0.6亩),60公分水深,养800斤虾。”这是很多当地人介绍江苏小棚模式养虾最常用的一句话。
据了解,江苏如东县从2005年开始养殖南美白对虾,而在这之前,当地水产从业者主要以养殖豆蟹为主,刚开始很多人赚钱,后来由于豆蟹价格不好,在另找出路的时候,当地开始尝试养殖南美白对虾。他们利用原来养殖河蟹苗的池塘改进之后,搭温棚进行养殖,近几年养殖南美白对虾成功率在8成以上。
“最开始6分地大概能产个300到400斤吧。”目前拥有100多亩虾塘的老姚告诉笔者。老姚是如东县何丫村最大的养殖户之一,从事水产已经二十多年,2005年底开始养殖对虾。
笔者看到,对虾池塘搭建的小棚,棚高约1.8米,整个温棚用弧形钢筋搭成,外面再盖上塑料薄膜,也有部分养殖户用毛竹棚架。每口塘平均约0.6亩,长约40米,宽约10米,没有配备表层水面增氧机,全部采用底部气石增氧。养殖户基本采用抽地下水养殖,换水少,同时全程开底部增氧,常用EM菌调水,每天投喂两餐。与老姚临近的老李,刚刚增加了几个池塘,他说,养殖前期硬件投入方面,一亩池塘约1万元。
2011年年底到南通如东考察小棚养殖模式的通威虾特料片区总裁王昌翰认为,小棚模式前期利用蓄水池消毒处理,确保前期水质,同时小棚内部温度稳定,小水体更易调控。今年三月份,通威在年初的年会上也对小棚养殖模式的概况做了分享。王昌翰表示,小棚模式值得南方地区如珠三角等主产区的养殖者借鉴。
长期在长三角对养殖户做技术服务的浙江海大饲料有限公司技术服务经理崔罗生表示,小棚养殖的池塘虽然面积小,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分担了养殖风险,同时弧形外棚相比于珠三角的三角形外棚更能保温。利用小棚养殖,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小,内部环境比较稳定,增强了养殖过程的可控性,对于对虾生长、投喂,水质调控非常有利。
一代苗为主,一年养两造
据了解,小棚养虾以投放进口一代虾苗为主,普通外塘养殖以二代苗为主。小棚养殖的成功或许也与一代苗有关。这两年,很多虾苗企业和饲料企业也看准这一块市场,在当地,一些海南和湛江的虾苗企业已经进驻。
小棚养殖放苗密度大约8万尾/亩,当地养殖户反映,一代苗养殖速度快,很多人都愿意用好苗。在如东县,一年养殖早晚两造虾,全年养殖的饵料系数在1.3左右,一口塘单造效益在8000元左右。
[page]
“这里的养殖户特别注重种苗选择和水质调控。”顾美祥笑言,很多虾农原来都是养豆蟹出身,在把握池塘环境、水质调控、日常管理等基础的养殖技术方面比较扎实。他表示,目前周边地区也开始学习这种养殖模式,也吸引了不少南方养殖业者过来交流学习。如东县海洋水产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如东县小棚养虾面积约26000亩,而这个数字目前还在增加。
大企介入,调研可复制性
“8月底已经有一家大的饲料企业派技术团队到这边总结我们模式养殖成功的关键点。”老姚说,他们不推销饲料药品,也不卖虾苗,就是跟我们交流技术问题,包括硬件设施,饲料投喂,调控水质等。
随后笔者致电南通虾料市场上几家主流的饲料企业进行求证,经确认,的确已经有大饲料企业相关技术团队在如东县对小棚养虾模式进行养殖技术调研和总结,希望能够评估这种养殖模式成功的关键点和可复制性,从而对其他地方的养殖有所借鉴,如果可以的话,也希望能够复制到其他对虾产区。此外,也有业者表示,小棚养殖模式升温快,降温慢,有利于虾的生长速度,同时不受雨天的影响,内部环境稳定,在其他地方推广有可行性。
相比与其他养殖模式,王昌翰认为,过去,很多业者觉得高位池养虾很先进,主要是排污先进。其实养殖有两个点,一是气候影响,高位池没有搭棚,跟其它池塘差不多;二是溶氧,高位池溶氧也是差不多;三是病害防控。一个行业能不能成为科学,就看这个行业的经验跟技术能不能用数据来表达。
显然,这两年养殖对虾的业者,也开始越来越注意养殖技术问题,并且因地制宜地用不同的养殖模式获得养殖成功。饲料企业对一些优秀的养殖模式进行总结推广,对行业而言是一幸事。从今年看来,或许,他们的努力,可以帮助更多的养虾人。
如东:生态养虾的“虾王”
[page]
“毛明华温室大棚养殖的南美白对虾,一亩赚了一万多。 ”11日,记者来到如东丰利镇环渔村,看到昔日的荒滩上虾棚连成片。村党支部书记陈昌权说:“全村土地面积2800亩,2500亩在养殖南美白对虾,这个养虾专业村是‘虾王’毛明华带出来的。 ”
走进2组渔民毛明华的80亩虾场,他正在逐塘观察明天捕捞上市的虾儿。“我的这批虾儿,今年已是第二批了,即将卖完,苏州客人订了两吨,说好了明天来卡车装。 ”
毛明华转行养虾才四年,竟然带出了一个养虾专业村,让人惊叹不已。“我不搞海洋捕捞后,就上岸养蟹,10多年赚了不少钱,后来,养蟹效益渐渐差了。 2009年,我改行养虾,谁知,采购的虾苗带病菌,全军覆没,投下去的20多万元打了水漂。”吃一堑长一智,毛明华重新坐到县镇联办的南美白对虾使用技术培训班的课堂充电,从专家和养殖能手那里,他学到了很多知识:“虾苗选购生态育的没病菌最保险,虾儿养殖也要采用生态法。 ”
当了一个月的学生,毛明华回到家里,头一桩事就是寻找生态虾苗。当时,同村的渔民田国泉也准备养虾,他登门动员田国泉:“养虾是个致富的路子,今后养殖户越来越多,拿外地的虾苗质量得不到保证,你不如办个生态育苗场,你育苗,我第一个拿你的,还帮你推销。 ”田国泉觉得是个商机,立即飞往海南学习育苗技术,聘请水产育苗的博士团队,联合建立生态虾苗繁育场。
有了生态虾苗,毛明华专心探索生态养殖法。人家用淡水养,他用含盐的海水养,投资铺设了从海上引水的管道,每周换一次新鲜的海水。引来的海水,他每次都用专用仪器检测,把带有病菌的海水拒之塘外,避免引祸入塘。
海水养出来的虾儿,煮熟了特别香,因此,苏南、上海的商贩收购毛明华的虾儿每公斤高于市场价3到5元。“养生态虾,要具备以防为主、健康安全的生态养殖理念。除了彻底清淤、用生石灰消毒外,还要选择不带特定病原、没有抗生素药物残留的健康虾苗,适当降低放养密度。 ”毛明华谈起养虾经滔滔不绝。“养虾要用上乘的微生态调水剂,运用微生物产品稳定水质,它的特殊功效在于给虾苗创造一个舒适、无病菌的环境,吃食多,长得快。 ”“这批虾儿卖了,还养一批,一年3批虾儿,每亩赚个3万元没问题。 ”毛明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