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浙江温州:瓯江渔民捕子鲚越来越难了-新闻资讯-水产-三农网
浙江温州:瓯江渔民捕子鲚越来越难了

浙江温州:瓯江渔民捕子鲚越来越难了

作者:yhttedit   2020-04-17 15:35:07  点击:21

详情

 

                               
    
三农B2B网讯 2013年5月14日正午,瓯江潮涌,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老康开动铁舢板船,突突突,就驶到江流中央。两名短工扑倒船头,伸手拉起浮标,涨红了脸收网。十多分钟后,整张鱼网拉到船上,解开网兜,倒出来一堆塑料垃圾。短工蹲着从垃圾堆里捡鱼,一边将子鲚捡出来扔进鱼篓,一边将垃圾重新扔到江里。等船靠岸,捕捞作业就结束了,这一网,老康才收获十来斤子鲚、刀鱼。按现在的市场价,子鲚每斤卖60元、刀鱼每斤卖120元。老康说,价格老贵,是鱼少了。

  63岁的老康家住在中央涂,打鱼21年了,他说身体还行闲不住。老康家有三个儿子,都跟着他打鱼为生,有4条船在瓯江作业。潮水一天两头涨,涨到平潮再收网,一天收两次,今年一次只能收十来斤。量一年比一年少,价格一年比一年贵。“你看,一网拉上来,全是垃圾,只能在垃圾堆里找鱼。这些塑料垃圾在江里烂不掉,运到岸上江风大,吹得到处都是,管理人员要骂死。只能再往江里扔,捞一次扔一次,一次比一次多,周而复始,吃力不讨好,汗都白流了,鱼也越来越少了。”面对污染日益严重的滔滔瓯江,老康显得很无奈。

  老话说:“鱼长开叉,打鱼不发家。潮涨吃鲜,涨落点盐。”打鱼人家日晒雨淋苦兮苦,但是凭力气吃饭,日子总是过得下去。这些年,老康的身边慢慢聚集一批外地人,他们也加入了瓯江打鱼的行列,河南郑州人史劲明就是其中一员。来温州五六年了,做小生意亏了本,跟着中央涂的渔民开始学打鱼,再慢慢自立门户,买了船叫了短工单干。史劲明的老乡郑小宝说:“买一张渔网五六千块,叫一个补网工一天要300元,一个短工一趟收网要50块,再加上柴油价格天天涨。成本高了,鱼少了,价格就贵了,但是鱼贩收过去,卖给酒店翻一倍,打鱼的不如卖鱼的赚得多。”

  温州人世代相传:“雁荡美酒茶山梅,江心寺后凤尾鱼。”据说,江心寺后面的江面上,曾经是瓯江捕子鲚最好的一片水域。但老康说,那里已成一片浅滩,船开不进去,下不了网,以前一潮水能打几百斤,如今早已今非昔比了,唯有瓯江水潮涨潮落奔流不息。 

相关分类
请在电脑上注册登陆 网址:http://www.zxb2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