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三农B2B网讯 我国近些年的水产养殖业已成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走势,其中远洋渔业、休闲渔业等开始逐渐受到各个地区的重视。据悉,现今福建省远洋渔业进入高速发展期,随着远洋渔船远赴世界各地,福建省水产养殖业也悄然走出福建,走出国门,到海外落地生根。
远洋捕捞(三农B2B网原配图)
远洋开拓 华侨牵线
“这主要基于双方的需要,一是合作方资源条件好,养殖发展较晚,需要养殖技术、管理、资金的引进;二是福建省养殖业在全国领先,但面临发展空间不断缩小,需要到海外另辟天地;三是福建省的海外侨胞多,在当中帮忙支持、穿针引线,有力促进了项目成功合作。这是一个共赢的合作,既促进了双方的经济发展,又增进了双方的友谊。”省海洋与渔业厅负责人介绍说,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远洋渔业的发展,将其作为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的一项重要抓手加以推进,在各项优惠政策的带动下,目前,全省有远洋企业28家,远洋渔船337艘,并在印尼、缅甸、毛塔等国投资兴建了7个集境外远洋渔业基地。由于远洋船队的开拓、远洋基地的建设,在生产合作交往过程中,不知不觉将有关国家的渔业资源资讯带回了省里,带到了有养殖经验、有经济实力的养殖户手里,这些正在寻找发展空间的养殖户就萌发了到国外开发水产养殖的念头。
譬如连江县坑园镇由于可门港的开发建设,减少了4万多亩的养殖海域,后来,该镇与参与投资可门港建设的印尼三林集团合作,到印尼发展水产养殖,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印尼海域水质相对较好,养殖鱼类都是东星斑、老虎斑等高档鱼,价值高。”福州市海洋与渔业局负责人表示。
福州抢先 跨国尝鲜
去年以来,福州市实施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建设“海上福州”战略,积极引导和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和养殖大户走出国门,开发境外水产养殖基地,取得较好成果。
印尼瑟兰岛对虾养殖基地 恒盛昌(福建)投资有限公司与印尼黄双安先生材源帝集团签订了共同开发协议。该基地位于印尼阿鲁古省瑟兰岛的北部瑟兰海边,年均气温25℃~27℃,无四季区分,适宜南美白对虾和老虎虾养殖。基地总面积7600公顷,虾池总面积3000公顷。经多年开发,现拥有建好的虾池面积 276公顷,虾苗孵化厂15公顷,年孵化能力12.5亿尾虾苗,2000吨库容冷库和日速冻能力120吨冷冻生产线的冷冻厂、日制冰能力180吨和500 吨储冰库的制冰厂,发展前景广阔。
阿丰那海域网箱养殖基地 平潭县远洋渔业集团有限公司获得印尼政府批准合作开发。该基地位于印尼巴布亚省西部的凯马纳县阿丰那埃特纳海湾。基地海域面积7500公顷,为开放型港湾;区域内小港湾众多,水深8~41米,饵料生物丰富,水交换条件良好,常年风浪小,石斑鱼种鱼来源丰富,适合网箱养殖生产;现有网箱1000个,已投放龙胆石斑、青斑苗共100多万尾。陆上拥有占地面积150亩育苗厂1座、鱼苗池476口,可发展网箱70万个以上。
新加朗岛网箱养殖基地 连江县南洋水产开发有限公司与印尼三林集团公司属下的上海万业集团公司签订了共同开发协议。该基地海域面积约100公顷,属开放型水域,水深20多米,可容纳3万个网箱;海域水质清澈优良,水温变动小,全年无台风,适宜发展网箱养殖;同时,可利用岛上陆域建育苗场、冷冻厂、饲料加工厂。计划先期发展 1000个网箱试养,主要养殖石斑鱼等优质鱼类。第一批渔民已出国奔赴基地生产作业。
此外,今年8月,福州开发区安达水产有限公司与缅甸仰光渔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共同开发缅甸伊洛瓦底省维桑海域800公顷的海水网箱养殖基地项目。第一期计划养殖80公顷,投资1200万美元。
提升理念 政策扶持
“首先要丰富远洋渔业的概念,远洋渔业不仅包括远洋捕捞,还包括远洋水产养殖和加工。我们通过远洋捕捞带动远洋水产养殖,进而带动远洋水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最终形成一个‘养、捕、加’有机结合的完整的远洋渔业产业链。同时,我们还将积极打造福建省远洋渔业的世界品牌。”省海洋与渔业厅负责人信心满满。
据悉,福州市计划到2015年,建设境外养殖基地5个,养殖面积达2000公顷,产量10万吨,产值35亿元。下一步,福州将加快推进远洋渔业产业园建设,为远洋渔业提供渔需物质共赢、冷链物流、水产品加工等配套服务。
当问及有何困难时,福州市海洋与渔业局负责人说:“目前,养殖水产品回运受制约。”据介绍,养殖水产品运回国内目前还未享受国家免进口关税和进口增值税的优惠政策。水产品进口关税大约在10%-12%,进口增值税13%。而境外养殖的水产品大都是高优品种,每吨货值在2万元以上,缴纳两项税收至少 4600元/吨。如果没有优惠政策,养殖水产品运回国内的积极性将会受挫。
为此,福州市正在组织酝酿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引导发展远洋水产养殖业。据了解,在不久的将来,福州市将对在境外建设一定规模水产养殖基地的企业给予一次性补贴和贴息补贴;对退养渔民赴境外承包经营水产养殖基地的,每亩池塘、每标准网箱都将给予一定补贴;对远洋养殖水产品运回国内的,将给予关税和享受运回自捕鱼补贴同等待遇;同时,每年还将组织水产技术专家赴境外远洋水产养殖集中区,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等。
遥想郑和七下西洋,带去了丝绸、茶叶和陶瓷,彰显了泱泱大国的国力和睦邻友好。如今,我们正打造远洋船队“二下西洋”的新时代,这次,我们更注重合作共赢,更讲究务实、高效、民生。走出福建的远洋水产养殖业,让我们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