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昨天(16日),伴随着暑假第一个周末的到来,位于怀柔区喇叭沟门的喜鹊登科满族风情园上午刚一开园就迎来了游客流量的小高峰。看着兴奋地跑来跑去的孩子,张先生和妻子告诉记者:“孩子放暑假了,带着他出来走走。路过看到这片花田,真是太美了!”
通往怀柔区各热门景区的交通干线两侧,入眼皆是盛开的野花,还有大片花海,吸引游人驻足拍照。错落有致的各色花海,散发着淡淡花香,曾经的老旧果园及农田重新焕发生机。
近年来,怀柔区众多热门景区和民俗村周边以及交通干道两侧悄然兴起了花田热,传统农田改头换面,变成了极具观赏性的大片花田。
怀柔区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水资源短缺是传统农业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难题,农田作物多以高耗水的小麦、玉米为主,菜田基本采取大棚种植,耗水量十分可观。如何既省水又有高效益?怀柔在山区主要公路两侧和旅游沿线选取3000亩高耗水农田,种植油菜花、油葵、向日葵、菊花等耐旱作物,形成景观农田,一产三产相结合,带动旅游业发展,力求在“十三五”期间完成打造万亩景观农田的目标。
喜鹊登科园区负责人张桂英周末没休息,她告诉记者,园区大面积引进种植的金莲花不仅能观赏,还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能做花茶,还有药用价值。此外园内还种植有上百亩的中草药,解决了周边村落的劳动就业问题,带动了周边服务业的发展。
午饭时间,村里的几家农家乐开始热闹起来。村民张凤英说,“自从村里有了花田,一到周末来的人特别多。”不少年轻人也陆续回村搞起了农家乐,比在外面打工强,还能方便照顾老人。
发展景观农田,考虑的不仅仅是观赏效果。以怀柔区怀北镇神山村种植的420亩金花葵为例,花期长达三个月的金花葵不但具有极佳的观赏性,作为中药材还具有经济价值,每亩金花葵都能获得一万元左右的收益。
怀柔九渡河镇则选取了油菜和油葵两个品种,进行“两茬轮作”。以四渡河村为例,村口的140亩地首先种上油菜,将其留在地里作为绿肥养土,然后种油葵,镇里统一组织收购油葵籽,让这块地不但有景观作用,还能为村民带来持续的经济收入。
这种以农造景、以景带游、农游结合的新型农业模式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仅今年上半年,怀柔区观光休闲农业总收入达15430.7万元,相较去年同期增长18.5%,接待游客192.6万人次,同比增长9.1%。
全市目前已建立10大花田生态景观示范点,示范面积10000亩,遍及十个区。
王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