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清明节将近,但业内从前端生产者到终端消费者,都已开始针对节日做了相关规划。那么,今年的清明节市场到底如何呢?记者分别采访了种植、批发以及花店业者。
菊花或将领涨
云南、广州和海南是国内切花菊的重要产地。目前,广州产地长期高温致使大量黄色和白色切花菊近期集中上市,价格也一度回落,目前每扎价格约为16元。与此同时,广州雨季到来,切花菊面临着高温和雨水的双重考验,品质受到影响。从长远来看,广州产区切花菊品控有待观察,后期花价或因缺货升高。广州产区的“尴尬期”,使得海南产切花菊颇为畅销,目前花价迅速回升,每扎价格约为20元左右,但相比去年同期价格下滑约20%。云南产切花菊产量相对稳定,其中,凭借品种多样、色彩艳丽、瓶插期长等优势,多头菊的销售行情水涨船高,目前均价保持在每扎20元左右,高品质多头菊价格在每扎30元以上。此外,乒乓菊表现不俗,获得终端市场认可,目前价格保持在每扎20元左右。
对于后期切花菊价格走势,有业内批发商认为,国内电商采购日渐上涨,以及日、韩的定向采购需求,使得高品质切花菊总量下降,或令国内切花菊价格小幅上涨。但也有部分批发商认为,清明节并非只有菊花可使用,选择替代花材也并非不可,目前采购较多的是康乃馨和向日葵,前者以白绿色系为主,白色切花康乃馨每扎价格为30元,绿色每扎20元,向日葵价格则为每枝3元左右。
清明重在心意
清明节作为我国传统节日,受众其实比情人节更为广泛,对于花店业者而言,应当尽可能地引导消费,从花材选择到产品设计,都应细致考量。花材方面,不少花店业者与批发商不谋而合,他们认为,年轻一代追求创新,以往清明节黄、白菊的“固定套路”已不再符合顾客口味,而且物流运输的便利也让花材的选择性越发广泛,因此不少花店摒弃了传统菊花,改用同色系或邻近色系花材进行替代,如乒乓菊、多头菊、金丝菊等,绿色小菊也颇受欢迎。此外,还出现了一些替代花材,如向日葵、康乃馨,以及黄色扶郎、白绿色系洋桔梗、白色及香槟色玫瑰等。
“清明节花礼应是肃穆的,着力表达温馨与思念的感情。”秉承这一理念,在设计上,不少花店业者以简洁雅致的花束为主推产品,且不再以鲜花数量为卖点,而是给予顾客更自主的选择,价位从80元至200元不等。当然,单枝包装的产品也不在少数。“清明节以心意为先,我们希望有更多选项满足顾客需求。”福州鑫达莱花艺设计总经理王芳说道。考虑到墓地距离较远,银川宗氏花艺推出了便于携带的手提花篮设计,同时,资材也以环保材料为主,避免对环境造成破坏。
事实上,花店业者对清明节的态度,因地域不同也不尽相同。采访中,江浙及两湖地区的花店业者大多认为花店应当引导消费,积极推动鲜花祭祀行为。但同时也有不少地区花店业者表示,当地习俗与消费习惯使得鲜花祭祀尚未普及开来,清明节鲜花销售依然清淡。同时,有些地区墓园及周边地区设有鲜花销售点,抢占了很大一部分鲜花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