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绿化标准还要符合国情实际-各地动态-资讯-园林-三农网
绿化标准还要符合国情实际

绿化标准还要符合国情实际

作者:yhttedit   2020-04-17 15:05:46  点击:19

详情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日前发布《关于促进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按照城市居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要求,加快各类公园绿地建设,不断提高公园服务半径覆盖率。

  处在钢筋水泥包围之中的市民,就像久旱的禾苗盼望雨露一样,就像饥饿的婴儿盼望乳汁一样希望在城市中见到绿色。住建部要求各个城市加快建设公园绿地,这是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事,市民岂能不欢呼雀跃,拍手称快呢?然而,住建部的绿化标准真是一个骰子掷七点——出人意料呀,君请看,“300米见绿,500米见园”这样的要求,是不是满嘴跑火车呢?试问,全国究竟有多少城市能做到呢?

  国内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大多拥挤不堪,人满为患,连自行车道、人行道都狭窄得如同羊肠,可以说是连插针的地方都难以找到了,就连为贫困群众遮风挡雨的保障房都建到城乡结合部或者是郊区了,哪里还有空地建设公园呢?别说是“500米见园”了,就是“5000米见园”那也是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以后才能考虑的事情。如今的城市即使是扒掉了旧楼也会很快建起新楼来,很少会用来建公园。

  住建部出台这个标准的科学依据是什么呢?为什么是300米和500米呢?怎么就不能是400米和600米呢?城市绿化要少搞劳民伤财、浪费土地的公园,要多搞投资较少、节省土地的垂直绿化。城市完全可以把屋顶、墙面、立交桥等都用常春藤、爬山虎等“包装”起来,多搞屋顶绿化,不但补偿了因建筑占用的绿地,还能缓解“热岛现象”,最重要的是提高了城市绿化的总量。让市民推窗就能见绿,出门就能见绿。

  各个城市情况不同,应该因地制宜,体现本地特色,根本就没有必要搞“300米见绿,500米见园”这样的一刀切。城市有条件多建公园固然好,没有条件总不能扒掉人住的房子建公园吧?


相关分类
请在电脑上注册登陆 网址:http://www.zxb2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