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合肥有企业引进天价越南紫薇树,不承想紫薇树接连死亡。在城市绿化当中,天价紫薇树无疑是一笔巨大的损失。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安徽九棵松生态园林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光纯建议,城市绿化中不能“崇洋媚外”,要让乡土树种发光发热。
百年紫薇之死让人痛心
2011年12月,合肥有企业引进了250棵百岁以上的紫薇树,每棵古树大约40万元。等到去年7月份,这些天价紫薇树,近百棵已集体死亡。尽管不是政府部门行为,但在城市绿化中,这些珍贵古树殒命,的确让人万分惋惜。
何以出现越南古树殒命合肥的事情,在吴光纯看来,这是过分推崇国外树种造成的。“当前,在一些城市、工业园区、商住小区的绿化中,常常大量引进外来树种,追求新奇特效应。据调查了解,这些外来树种,不仅成本较大,而且大多成活不好,生长不良。”吴光纯说,外国树种不仅存活难,而且还潜伏着很大风险,导致美国白蛾、松材线虫病等生态隐患。
“对某一地区来说,适当选用一些外来树种或边缘树种,对增加树木品种,改善绿化结构,丰富景观效果是有益的。但树木是鲜活的生命体,具有较强的生物学特性,也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它与生长地的立地条件,只有相互适应、相互依存,才能形成新的生态系统,达到我们的目的。”吴光纯坦言,他不赞成城市绿化中过分“崇洋媚外”,这些年,各地失败的例子屡见不鲜。
要多给乡土树木“机会”
作为园林企业的老总,吴光纯当然知道引进国外树种能赚更多钱。但平心而论,他还是希望,城市绿化中要给乡土树木更多机会。
“在城市绿化中大力推广应用乡土树种,至少会有三大好处”,吴光纯介绍说,推广乡土树木,首先有利于节约绿化成本。引进外地的树种尤其是大树,价格昂贵,而且需要车载船装,长途运输、劳民伤财,而选用本地土生土长的树种,不但价格便宜,还可以节约运输费用等,这对减轻地方财力和群众负担大有裨益。其次,有利于提高树木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前些年,有的地方见有些城市的一些树种长得枝繁叶茂、郁郁葱葱,顿生羡慕之感,未作深入调研,就不惜巨资大量购进这类‘优良’树种,将其移栽到本地。由于这些树种水土、气候不服,多半夭折,有的即使艰难地活下来,也是‘病歪歪’的。”
再者,从打造城市品牌和特色上说,选择乡土树也有很大裨益。“如同城市建筑不能千人一面,要有地方文化特色一样,城市绿化的树木品种也应做到特色化。”合肥芜湖路上成排的梧桐树,是一道不可多得的风景,如果乡土树能够成型,景致恐怕不会比芜湖路逊色。吴光纯说,在城市栽植土树,能唤起人们对农村美好往事的回忆,激发人们的乡土恋情,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城市、爱护城市的绿化。
像爱广玉兰那样爱乡土树
选择国外的“名树”,还是选择无名的乡土树。归根到底,这是价值观念的反映。吴光纯说,让政府和企业接受乡土树,关键还是要看推广。就像是,合肥人像爱广玉兰那样爱乡土树,就不会出现紫薇殒命的事情。
“乡土树种的生长优势和生态效应的优势是外来树种无法比拟的。适当选择外来树种是有益的,完全摈弃乡土树种是错误的。”吴光纯建议,要加大宣传力度,把握舆论导向,大力宣传乡土树种的优势,把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树种的宣传、推广,作为扶持地方经济来做,争取每一座城市都应该有自己的地方特色。
此外,吴光纯还建议,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要结合城市规划建设和行业管理,为优先发展乡土树种制定出一些优惠政策,加大这方面的经济投入,做一些政策倾斜,扶持乡土树种的生产企业。“使乡土树种的苗木生产单位政策上有指导,经济上有支持,信息上有导向,经营上有信心,种树上有效益,把乡土树种推向市场化发展,形成经营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