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南京市物价局公布今年38个景点免费开放日日程。游客们查阅日期后发现,38家景点中有21家的免费开放日选在了周一至周五的上班时间。推出免费开放日原本是一件皆大欢喜的好事,然而惠民措施却不便民的做法,让老百姓质疑免费开放日有点玩“忽悠”。
景区免费开放,是公共文化回归公共社会的必有之路。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文联副主席言恭达就提交了《对国家文化遗产应更加强调公益性属性》的提案。风景区,特别是公益性景区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应积极承担公益服务职责,讲究社会效益。闲暇之余感受美景,品读人文历史景观,在买票和免费两种情况下,绝对是不同的心情。付费游玩的“经济”活动,所呈现的是“自私”,带来的只是局部利益;而免费游园山水,是公益天下。会给游人是“主人”的感觉,感慨风景之时,自会爱怜有加,增加爱国之情。这种社会效益,应该比门票的收入要值得多。
景区免费之路,走的一直是坎坎坷坷,其中利益的博弈最为突出。对于城市经营管理方来说,这是一劳永逸的。就像收费站,或大或小的投入开发以后,便可以坐享其成。而且在林林总总的景点景区中,也没有多少单位愿意区分公益性和非公益性,而是一味的买票。
南京38个景点选择了免费开放日,这在景区免费的路上,是很难见到的“群体”行为。虽然一年中,只是选出了这么一天免费,还是应该给以鼓励的,能在经济利益面前想到“免费”,就是一个进步。但这个叫人憧憬的免费开放日,却落了一地数落。在市民看来,日子选在大家都没有空的时候,就是一种忽悠。仔细想想确实如此,既然为市民着想,就不能虚情假意,就该把日子定在大家有空的时候。要不然,这个免费的开放日也没有什么意义。物价局也为此吐了苦水,拥堵、卫生等问题很难管理。其实这口苦水吐的没有水平,试想:开放一个景点免费,和开放多个景点同时免费,结果还会拥堵吗?当然不会。城市景区的免费日,是城市文化公益的好开头,最终做的好不好,还是要看一座城市的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