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三农B2B网讯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园林行业发展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园林行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2001 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园林绿化行业快速发展,市场容量已超过2000亿元。
根据有关行业调查报告统计显示,截至2007年底,我国园林企业数量总计已超过15000家,园林规划设计院和设计公司1200余家。截至2009年底,同时具备原建设部城市园林绿化一级资质和住建部风景园林工程设计专项甲级资质企业国内只有15家,大多数企业并不能提供设计、施工一体化服务。目前国内园林行业现状主要存在着以下几点瓶颈。
1、行业集中度低,行业整合缓慢
目前,行业集中度较为分散。2009年全国城市园林绿化企业前50强占行业整体规模比重仅为12%左右,前十大企业市场份额均不超过1%。根据《2006年中国城市园林绿化企业经营状况调查报告》统计,表明我国园林绿化企业整体偏小,少数企业相对较大。
2、区域内竞争激烈,跨区域经营仅为少数
根据有关数据统计显示:全国各地区园林市场竞争并不平衡,绝大多数一级资质企业均集中在经济相对发达的沿海地区,其中浙江省、江苏省、广东省、北京市、上海市内分别拥有73、60、58、37、24家一级资质园林绿化企业,占到全国总数的61.31%,而甘肃、青海、新疆等7个省(区)尚无一家一级资质企业。就算这几年东方园林、棕榈园林借助上市的东风,迅速占据市场,但仍不构成全国性影响力,依旧是割据南北分区而治。
3、行业标准较低,市场进入门槛不高
自1992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绿化条例》第一次直接对城市绿化进行了全面的规定和管理,将城市绿化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鼓励和加强城市绿化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
4、上市破除资金瓶颈,行业格局有望蜕变
目前园林工程每年市场容量2000多亿元,东方园林、棕榈园林、绿大地和铁汉生态等已先后上市。在上市公司中,已经形成了“南棕榈,北东方”的格局。随着上市公司的增加,公司融资渠道打通,资金瓶颈不复存在,行业格局必然会发生巨大变化。更远得看,大型企业的发展壮大和落后小企业淘汰出局,并促使行业发生全面整合,从而出现若干大型公司。
园林行业的发展前景就世界范围而言,园林景观行业已被公认为“永远的朝阳产业”,其独特的绿色环保和生态概念已经获得愈来愈多的认同,展现出越来越广阔的市场前景。
一方面,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市政和房地产配套园林需求持续旺盛,同时,城市居住舒适感和房地产消费升级的要求刺激了园林绿化率不断上升;2010年,我国城镇化率为49.68%,相比发达国家70-80%的城镇化水平仍有一定的差距。目前我国城镇化率接近50%,处于世界公认的30-70%的加速发展阶段,伴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园林绿化行业也将保持蓬勃的生机。另一方面,国家城市规划政策和“园林城市”、“生态城市”等标准也让地方政府重视园林的营造,这是园林行业可能出现“井喷式”发展的外在动力,这是“中国特色”带来的红利。从发展特征来看,我国的园林行业还刚进入加速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