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三农B2B网讯 2012年11月20日,庐阳区市政园林局在全市率先挂牌成立。一年来,以“庐阳速度”不断创造着一个个新的奇迹,无论是打造专业化市政园林队伍、整合创新体制机制,还是基础设施管养提档升级,应急处置各类险情等等,庐阳市政园林人始终奔波在第一线,用辛勤和汗水浇灌着城市别样的绿色之美。
庐阳速度
率先成立机构
2012年9月,合肥市启动市政设施、园林绿化分级管养体制改革,将由全市统一管养的市政设施、园林绿化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下移至各区。11月20日,仅历时短短两个月筹备,庐阳区便在全市率先成立市政园林局,12月29日完成机构职责确定和人员整合,12月30日整体搬进新办公楼实现人员集中办公。2013年1月1日起,庐阳区市政园林局,这个凝结庐阳心血的“新生儿”已按照全新的管理体制正式履责,从此,迈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脚下的窨井盖、路边的灌木丛、街头的游园、闲逛的公园……市政园林是一个美化城市形象的光荣职业。“庐阳区位于合肥老城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市政园林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成立市政园林局是庐阳区打造全省‘首善之区’的重大举措,是打造优良环境、加强市政园林建设的重大举措。庐阳市政园林人要能打硬仗、打胜仗,用专业的态度做专业的事情。”在庐阳区市政园林局成立之初,庐阳区委、区政府就提出殷切期望。
建局之初,按照职责需要,庐阳区市政园林局设立了办公室、督查应急中心、市政设施管理中心、道路绿化管理中心、广场游园管理中心五个内设机构,保留整建制下划的杏花公园、逍遥津公园、三国遗址公园作为局属单位。今年4月,又设立林业管理办公室。
制度管人,人管路和树。为加快构建巡查及时、养护迅速、施工文明、质量优良、监管有力的市政园林长效管理机制,新成立的市政园林局出台了一系列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和养护维修技术规范,完善岗位责任体系建设,明晰各部门工作职责、工作流程,明确人员分工,定岗到位、定责到人。
新机构刚建立,新职责才明确,新任务便接踵而至。153条道路总面积263.2万平方米、23座桥梁总面积3.5万平方米、14547盏路灯、10552盏灯饰、418块路名牌;430万平方米绿地面积,5.9万亩林地,四里河、板桥河(庐阳段)水面管理等等,庞大的设施量、繁重的任务量并没有给庐阳市政园林人太多喘息的时间,他们就以“时不我待”的紧张状态投身到老城区市政园林管养工作中。
提档升级
老城蝶变焕新
“这段时间身边的道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蒙城北路、阜阳路桥等经过整修后,简直是焕然一新。”市民张友光住在老城区,闲来无事的时候,他喜欢到处走走。这一年,他的眼中应接不暇的是一个又一个大变化。蒙城北路和九狮桥路修整了,阜阳路的路灯全亮了,人民广场的景观更美了,连五河路的人行道都变得丰富多彩了。“老城区的市政设施建设得真的越来越好,越来越舒心了。”
张友光的发现,只是庐阳区市政基础设施提档升级的一小部分。今年,该区市政园林局在对区管主次干道、桥梁通道、小街巷循环养护维修的基础上,对蒙城北路、九狮桥路等23条道路,阜阳路桥、淮河路桥等10座桥梁通道,蒙城路、阜南路等6条道路路灯和人民广场、新华大厦等7处景观灯饰实施大修及检测。整体改造308巷、天王巷、哑巴巷三条小街巷,美化亮化街巷环境。整治噪音井盖、沉陷窨井1300余座,完成河道排口整治15个、污染源整改120处。
升级的可不只是基础设施,来瞧瞧三大公园的“72变”:全省首座现代抽象艺术雕塑“绽兰”绽放杏花公园人工湖畔;逍遥津公园里儿时的小“伙伴”大白象旧貌换新颜;三国遗址公园变身节庆场所,牡丹节、航空节、中日韩围棋赛等开展得风生水起,热闹非凡。一年来,老城区市民最爱的三大公园变得更美、更靓、更具活力了。
目前,杏花公园道路白加黑、公厕升级等基础设施改造顺利推进,年内将全面竣工;逍遥津公园,更换修复了公厕、照明、监控、指示牌等一系列公用设施,对老动物园、藏幽园、孔雀园、鳄鱼园等精品园区实施综合治理、修葺出新;三国遗址公园翻新兵器铸造窑址屋顶,维修文物陈列馆遗址展示区,改造环保公厕给水系统。三大公园补植乔灌木2469株,补植色块7200平方米。
精品工程
点亮都市街景
生态岛上看飞禽走兽栖息,湿地里赏香蒲、芦苇摇曳。这是未来四里河生态修复后的美景,该工程预计2015年4月完工。届时,“扮靓”的四里河将成为城市别样的风景线。
城市市政园林,不仅要修复管养,建设改造也是重要的方面。段祺瑞故居的瑞园就是浓墨重彩的一笔。瑞园位于市中心淮河路与六安路交口西北角,区域地块地理位置突出。2003年拆违时,被建设为街头游园,缺失市民使用功能。鉴于此,庐阳区市政园林局积极加以改造建设,种植乔木、灌木、花卉、草坪等,绿化面积达4700平方米,并配套休闲廊架、儿童游乐场和市民锻炼健身场所,成为居民游玩的好去处。
除了瑞园,1.7万平方米的紫桐公园即将开工,4.4万平方米的海棠公园已进入设计招标,未来老城区居民在家门口便能体验公园带来的轻松惬意。此外,还将启动亳州路、寿春路精品道路提升工程。过不了多时,漫步在这两条道路上,红花绿树相伴,美不胜收。
站在合福铁路沿线,映入眼帘的是郁郁葱葱的灌木林。3.6万平方米的树林擦亮了合肥出入口,这是庐阳区2013年绿化大会战的成果之一。让城市充满绿色,让市民置身天然氧吧,是庐阳市政园林人的不懈追求。
一年来,庐阳区新增公园绿地面积48万平方米,装扮了最美老城区。城郊及农村地区完成植树造林2537亩,占市下达任务量的128.5%。完成沿河路、亳州路、北一环路等多条道路绿化修复补植5万平方米。实施四里河路道路绿化景观提升。以瑞园为代表的9处城区节点绿化全面完工。实施23处老旧小区绿化提升项目。新建道路绿化与道路建设同步推进,积极发动校园绿化和社会单位绿化,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此外,在做好长江中路、寿春路等9条直管道路绿化日常养护和森林资源保护的基础上,对辖区59条道路及南淝河景区、森林公园绿地实行市场化招标管养,对全区登记在册的19株古树名木制定专属保护方案,实施长江中路、义井路等处灯杆挂花摆花等工作。
锐意创新开创管养新模式
“呦嗬,老城区的人行道也玩起了艺术,好看。”五河路上一段136米长“红地毯”人行道让来往的路人禁不住“点赞”。这条“红地毯”可不是简单的红砖,而是由庐阳区市政园林局从苏州引进的彩色透水混凝土铺就而成。它色彩艳丽、及时透水、吸噪降音、承载力强,维护中采用彩色压模混凝土新工艺,一次成型、施工快捷、维护方便、整体性强、经久耐用、艺术感极强。
和“红地毯”一样的创新出现在庐阳市政园林的方方面面。建局之初,该局便实施扁平化管理模式。局机关除设立办公室作为综合部门外,其他中心直接从事设施管养,不再设立其他业务科室,既优化组合了人力资源配备,也充实了一线养护作业人员力量。
此外,探索实施合同能源管理市场化节能机制。合同期内,将部分节电收益拨付节能改造企业作为投资回报,合同期满,节能产品无偿划归庐阳区所有,经前期认证机构检测,节电率达到44.9%。目前,正在对二环以外的路灯实施节能改造。此外,还建立养护维修快速反应小分队,实施分级分片区巡查制度、局专家评审制度,用制度创新铸就管养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