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三农B2B网讯 “城镇建设要守住历史文脉,彰显个性和风格,让城镇更有特色、更有灵气,不能千城一面、万楼一貌。”近日,在兰州市委十二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暨全市经济工作和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对我市谋划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我市将深化土地、户籍、社会保障等制度改革,努力探索以产促城、园区带动为主的城镇化模式。
新型城镇化(三农B2B网配图)
要编制《市域新型城镇化规划》
按照国家统计标准,去年我市城镇化率达到78.34%,分别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39.59个和25.77个百分点。
针对明年城镇化工作,我市将组成专门的工作班子,依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人口转移、耕地保护等因素,把小城镇建设规划、产业规划、生态保护规划、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结合起来,遵循群落式布局、节点式推进、特色化发展的原则,研究总的推进思路和工作重点,编制《市域新型城镇化规划》,建立科学系统的市域城镇规划体系。
分层推进城镇化建设
在具体建设中,会议要求在宏观上放眼兰州、西宁城市群建设,在中观上加快兰白都市圈建设,在微观上抓好小城镇建设,力求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调发展。
我市三县县城和红古区海石湾镇,已经具备小城市的形态,要继续完善功能设施,提升宜居度和集聚度;其他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重点小城镇,要研究具体的政策措施,进行重点培育和支持。小城镇建设要以“产业支撑”为主导,着力培育特色产业,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走出一条能工则工、能商则商、能游则游的发展路子,培育一批特色农业镇、现代工业镇、商贸集散镇、文化旅游名镇。
城市核心区实行
“抽疏”战略
目前,老城区开发强度已经很高,可供土地不足,资源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
我市将从两个方面入手,解决突出的问题。一方面要完善功能、盘活存量、控制密度、提升品位,特别是划定老城区开发边界,对城市核心区进行限制性开发,实行“抽疏”战略,重点对城区已供地但三年以上未开发的,占用绿地和公共事业用地未动工的,城中村、旧城改造需要打捆开发的,企业“出城入园”后待开发的土地,进行全面摸底,拿出处置措施。另一方面要引导增量人口向新区转移,缓解老城区过重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当前最重要的是进一步构建新老城区之间的快速交通系统,包括快速公路、轻轨铁路和城际铁路,都要加快实施进度,尽快拉近空间距离,增强融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