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打造农村互联网金融新模式
打造农村互联网金融新模式

打造农村互联网金融新模式

作者:yhttedit   2020-04-17 13:45:23  点击:19

详情

——农行甘肃分行探索“四融”平台服务三农纪实

图为甘肃省宕昌县中药材种植基地。本报记者鲁明摄

  本报记者唐园结 何兰生 焦宏 吴晓燕 施维 孙永健 鲁明

  “通过农行甘肃分行的‘四融’平台,我卖出去的马铃薯有满满30卡车。”去年冬天,在“马铃薯之乡”的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46岁的李家堡镇农民安必汉还是头一次没出村,借助农行的网络产销平台把马铃薯卖了出去。

  给安必汉带来生意的“四融”平台,是农行甘肃分行为三农发展专门设计研发的“金穗e融”系统,该系统集融通、融资、融智、融商“四融”功能于一体,通过终端版、PC版、手机版三种载体,提供覆盖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全方位、全领域的普惠金融服务,精准支持三农发展的每一个环节。

  从2007年被农总行确定为服务三农和三农事业部制改革双试点行起,到双联惠农贷款的推出,至如今“四融”平台的建设,农行甘肃分行扎扎实实深耕农村金融7年有余,不仅给陇原大地贫瘠的农村土地上注入了澎湃的金融血液,为贫困农民提供了致富奔小康的有效支撑,更探索出一条实现三农发展与农行自身建设双赢的有效路子,用实实在在的努力证明:农村金融大有可为。

  农行姓“农”,农情就是“行”情

  ——“四融”平台在农民金融饥渴中应运而生

  甘肃乡村多数地处偏远,山大沟深,交通不便,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由于贫困,这里的农民特别是边远山区的群众信息闭塞、资金匮乏,处于农村金融服务的边缘,同样由于贫困,发展产业缺信息、缺技术、缺能力、缺资金、缺销路等问题突出。有些地区一度是金融服务的盲点,农民往往要奔波数公里甚至数十公里,到乡镇、县城办理存取款业务,往返不仅费时费力,更费钱。由于这些地区的金融服务成本高,商业金融机构一度只是有选择性地介入或根本不愿介入,金融信贷支持也是以好户、大户等条件较好的农户和沿川、沿路等交通便利的村庄为主。

  甘肃许多地方三农发展不但面临着自然条件的制约,金融基础设施薄弱、基础金融供给不足,一直是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瓶颈,这里的三农发展如同她十年九旱的土地一样,比全国其他地区更需要金融服务的滋润。

  “服务三农是农行最大的行情和永恒的主题。面对甘肃省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发挥好金融服务三农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家队’、主力军作用。”农行甘肃分行行长韩国强说,“这些年,我们认真践行面向三农的发展定位,始终坚持把服务三农放在全行工作的中心位置,沉下身子,静下心来,持续探寻服务三农的新方法、新路径、新手段,努力提高金融服务三农的能力和水平。”

  对于甘肃农户特别是贫困户而言,除了渴望便捷的基础金融服务外,他们还迫切希望解决发展产业上缺资金、技术、能力的难题。农行甘肃分行行长助理徐杨春说,应对这一问题,农行甘肃分行创新打造特色鲜明、层次分明的产品体系,让各类三农客户特别是贫困农民贷款进得来、贷得到、办得快、还得起。

  让农民能贷款、贷到款,还要让农民会用贷款,才能保证还得上贷款。但是,在甘肃的贫困乡村,农民发展产业缺知识技术、能力弱的情况较为普遍。农行甘肃分行农户金融部总经理周占斌说,金融是农行服务三农的纽带,在“四融”平台上线前,分行的三农金融辅导员采取业务同步辅导和集中宣讲辅导的方式,向农民宣讲三农政策、生产经营技术和基础金融知识,并且注重对特色主导产业生产技术的培训和典型致富案例的分析。目前辅导贫困农民300余万人次,解决了16万多个种养业问题,有效提高了贫困农民发展水平和致富能力。

  甘肃既是农产品产销大省,也是自然灾害多发地区,大宗农产品滞销的情况几乎每年都有。“面对农产品滞销,我们借助自身电子网络联结城乡、客户遍布全国、信息资源丰富的优势而建设的‘融商’平台,可以说是把农行打造成了三农的‘电商’,目的就是要有效突破农产品供求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解决农村商品流通领域买难、卖难问题。”农行甘肃分行互联网金融部负责人李正辉说,“融商”平台包括“金穗e销”和“惠农生资e购”两个电子商务平台,前者主要是甘肃特色农产品的销售平台,后者则是为品牌农资企业与农户搭桥牵线,既帮助农资企业客户销售农资,又帮助农民便利购买到生产资料。

  2007年10月,农行甘肃分行被农总行确定为服务三农和三农事业部制改革双试点行,在全国率先踏上了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之路。

  2009年,农行甘肃分行在全省率先实施“户有卡、村有点、账有钱”的“村村通”工程。

  2011年以来,为进一步改善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全面实施“金穗惠农通”工程,依托代理渠道和电子化平台,在村卫生所(室)、便利店、电信移动网点等场所设立惠农服务点,搭建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的服务网络。到2014年末,惠农服务点覆盖了全省所有的行政村。同年4月26日,该行联合甘肃省卫生厅推出了可识别新农合参合农户身份、省内异地实时结算的“金穗惠农新农合联名卡”,开创农行与省级卫生部门全面合作、全省推广的先河,使甘肃农民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全省范围内缴费刷卡、报销入卡,先看病、后付费,让农民既享受到了国家的惠农政策,又能使用便捷的金融服务。

  2012年,为解决农民产前缺资金问题,农行甘肃分行以“融资难、融资贵”为突破口,与甘肃省财政厅携手,创新推出配合甘肃省委“双联”行动的专属信贷产品——“双联惠农贷款”,将放贷对象主要锁定在甘肃省内三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从当年起,连续5年,每年安排60亿元的专项信贷资金,支持全省58个贫困县、8790个贫困村的贫困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生产。

  2013年,为切实解决农民发展产业过程中缺信息、缺技能的问题,农行甘肃分行组建起了一支由农行客户经理、担保调查团队、专家库和乡村干部组成的6000多人的辅导团队,开展集中辅导,送三农知识、送致富技能、送金融产品上门,帮助贫困农户发展致富产业。

  2014年,该行在推出“双联惠农贷款”的基础上,又创新推出了两项涉农个贷产品:主要支持农村住房建设、灾后重建和移民搬迁的“农民住建安居贷”,和主要支持家庭农场、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主体的“农民致富小康贷”……

  “通过这些年的试点、探索、创新,我们搭建起了一个为较为完整的服务三农的体系,这个体系主要包含了四个方面:工作体系,渠道体系,产品体系,服务体系。”韩国强说,“从做实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到打造‘四融’平台,既是我们对金融服务三农方式不断创新、探索的过程,也是我们对服务三农认识和责任不断强化、升华的过程。”

相关分类
请在电脑上注册登陆 网址:http://www.zxb2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