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化肥 农药 农机
如何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资专家聚谈化肥农药减量和农机农艺融合
大会现场。韩伟摄
本报记者王腾飞
助力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农资行业可以有何作为?3月27日,由农民日报社主办的中国品牌农资大会,邀请农资领域的权威专家和企业代表,围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和农机农艺融合主题进行深入交流,共同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和农业转型升级建言献策。
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走节本增效新路子
化肥农药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近年来,长期大量地使用化肥和农药,也影响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是农业大国,化肥农药的使用量都是世界第一,但农药和肥料的利用率却都在30%左右,肥料是35%,其中氮肥是33%、磷肥是24%、钾肥是42%,多余的或者说没有有效利用的化肥存在土壤里面,所以地越种越‘薄’。”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主任陈生斗表示,为了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必须要对农业投入品采取减量行动。
“我们常说农药是把双刃剑,我再给大家打个比方,农药是子弹,植保机械是枪,植保技术是如何打枪。使用同样的农药,为什么发达的欧美国家能达到50%?这说明什么问题?我们的子弹很好,但是枪不好,而且打枪的技术也不好。”中国农业大学药械与施肥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何雄奎指出,我国现在使用的很多手动喷雾器是上世纪的产品,这种喷雾器打遍了千种作物,百种农药,很多代人。这些产品上世纪在国外就已被强制淘汰了,这种喷雾器主要的问题是打药不均匀。加之施药技术也不够科学,经常重喷或者漏喷,重喷的地方多有残留,漏喷的地方药效不够,过了几天病虫害卷土重来,这就是问题所在。
会上,几位专家一致认为,实施化肥农药减量行动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选择,再走过去的拼资源消耗的路子已经行不通了,必须走节本增效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