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2月14日,贵阳市棚改小区渔安新城的很多居民正忙着办手续、排队领取新房钥匙。
来此处考察棚户区改造项目进展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受邀一起给居民发送钥匙。
谈起这一幕,余婆婆十分兴奋,而更让她兴奋的是,等天暖了,他们全家人将搬进新房。
“那天我就站在总理后面的人群里,他一直很关心我们什么时候能住进去,又问一些群众有什么要求和困难。”余婆婆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2月13日至15日,李克强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贵阳考察,要求破解民生难题,汇聚增长动力,在真抓实干中推动发展升级。
多年来,无论任职中央还是主政地方,李克强都心系棚改。
有专家对本报评述称,棚户区改造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都可以取得良好成效,更能让经济条件较差的低保户、特困户等人群拥有自己的住房资产,从而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
总理的棚改情结
腊月二十五这天,李克强来到大山深处的贵州省黎平县蒲洞村看望贫困村民。
在考察了村民林宪平家破败不堪的木板楼后,李克强神色凝重。
站在木楼前,李克强对四面围拢过来的村民们说:“政府下决心改造你们的村寨,一定要让你们住上安全舒适的新房子,过上真正的‘新农村’生活!”
这样的场景并不陌生。
从2004年上任辽宁省委书记12天就深入抚顺最偏远、最贫困的莫地沟棚户区进行调查以来,李克强对棚户区改造工作一直保持着高度的关注。2013年,李克强在农历小年走访了内蒙古包头市北梁区,在考察了当地情况后,李克强向大家承诺:“棚户区改造要让群众从忧居变宜居,这是百姓天大的事,即使有天大的困难也要做下去。”
“不能一边是高楼林立,一边是棚户连片。”2013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新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面对中外记者承诺,本届政府下决心要再改造1000万户以上各类棚户区。
在北梁考察,李克强曾走进棚户区居民高俊平的家中,其小孙子高宇博因为光腚抢镜而迅速成为网络红人。如今,小宇博一家早已搬进了完善的新房,而他也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
在短短两年时间里,曾被称为“硬骨头”的北梁棚改拆迁工作已提前一年全面完成。所涉及的10.9万人全部得到安置,其中3.1万户、6.36万人像高俊平一样住进新房,剩余的政府补贴租房户,也将于今年底前全部住上新房。
2014年春节前夕,李克强又来到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考察铁南棚户区改造情况。他对群众表示,一定要想方设法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并承诺,几年以后等大家都乔迁新居时再来看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