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解读人:中央一号文件起草组成员 祝卫东 杨尚勤
采访人:本报记者 顾仲阳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当前,我国经济正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
亮点一:保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势头
农民收入增长“十一连快”,但持续增收难度加大
农民收入增长“十一连快”,增幅连续5年超过城镇居民,形势喜人。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比上年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89元,比上年增长11.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2.75,比2013年缩小0.06。
但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内在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农民增收面临一些新情况、新挑战,持续增收难度加大。
分项来看,从2013年开始,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农民收入的首要来源。但是,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农民外出务工工资增幅在下降。农民工就业受宏观经济和城市二、三产业结构调整影响较大,就业质量和工资水平整体不高,社会保障还不是很到位……保持农民工资性收入良好增长势头,还有许多难题待解。
再看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2014年粮食喜获“十一连增”,但受成本“地板”和价格“天花板”的双重挤压,农户种粮收益有限,比较效益较低。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壮大,但也面临着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土地流转难、价格高,以及贷款难等问题。
主要得益于党中央的惠农政策和改革举措,近年来,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不断增长。但如何让这部分收入持续稳定增长,还有赖于惠农政策继续加力、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
对此,一号文件提出,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加大惠农政策力度,努力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保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的势头。
如何做到这点?一号文件多措并举,从7个方面为富裕农民出实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