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翻看齐河县“种粮档案”——如何集中连片实现“吨半粮”
翻看齐河县“种粮档案”——如何集中连片实现“吨半粮”

翻看齐河县“种粮档案”——如何集中连片实现“吨半粮”

作者:yhttedit   2020-04-17 13:45:40  点击:16

详情

  翻看齐河县“种粮档案”——

  如何集中连片实现“吨半粮”

  编者按:时令已过小雪,我国大部分地区农业生产开始进入冬季田管阶段,今年的农业生产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俗话说:“牛马年,好耕田。”马年的粮食生产能交出一份怎样的答卷?本报派出多路记者,分别到山东、河南、安徽等粮食主产区采访基层干部群众,并特辟《田埂上的“述职报告”》专栏,从微观视角对今年的粮食生产进行了梳理总结。

  本报记者简承渊

  11月22日,小雪节气,山东省齐河县的最高气温达到15摄氏度。“今年是个暖冬,不是好事,地里的麦苗会出现旺长和虫害,前几天我们刚下地看过,准备组织农户适度镇压和防治。”这天上午8点多钟,山东省齐河县农业局农技站站长、高级农艺师王义的手机又响了起来,这已经是第五个电话了,来电的是晏城街道办楼子张村农户邓建强。“说是麦苗发黄,可能是纹枯病,跟他说了怎么办,下午我再过去看看。”王义说,像这样的电话每天会有几十个。

  农户有需求,随叫随到

  今年45岁的王义,1992年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一直在县里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田间地头是我人生的重要舞台,粮食高产创建和安全生产是我的毕生目标。”王义笑着说。

  今年,齐河县全年粮食单产总产均创历史新高。其中,20万亩粮食增产模式攻关核心区,小麦平均亩产715.97公斤,玉米平均亩产786.3公斤,两季平均单产达到1502.3公斤,在全国率先实现20万亩“吨半粮”目标。“今年是齐河粮食高产创建的‘双喜临门’——再创全国大面积高产新纪录、全年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增’。除了国家的好政策外,这也离不开一大批农业技术推广员的辛勤奉献。”齐河县县长王晓东说。

  作为齐河县农业局技术专家组的组长,王义和他的团队经常早出晚归,足迹踏遍了全县的田间地头,把全县的苗情、墒情、虫情、病情熟记于心,把自己的手机号发给每一位农户,有事情随时联系,随叫随到。“记得那是3月23日,是个星期天。一大早接到刘桥镇车王村支部书记车立夏的电话,说有几户村民的麦子出现发黄死亡的现象。没顾上吃饭就去了,原来是麦蜘蛛的问题,采取措施后,麦苗很快恢复了生长,今年又是大丰收!”王义笑呵呵地回忆。

  华店镇后拐村村民赵金城是王义的科技联系户,是当地有名的种田大户。不知为什么,最近几年他的产量都徘徊不前。2012年,王义和他结为科技对子,联系县农业局土肥站的技术员,为赵金城的土壤进行了取土化验。原来赵金城种地舍得投入,氮肥使用量偏大,造成土壤板结,出现盐渍化。针对这种情况,王义制订一整套耕种方案,深耕改土,增施有机肥,更新品种,科学肥水管理,产量逐渐上来了。前些天,农业部玉米专家指导组组长赵久然博士对赵金城种植的玉米进行了实打测产,产量竟然达到1084.3公斤,创下了德州市夏玉米高产纪录,加上小麦产量760.6公斤,全年粮食平均亩产达到1844.9公斤。面对连年丰收,赵金城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有王站长的指导俺踏实!这两年算是赚到钱了。”

  “老百姓是真心欢迎农技人员下去,碰面就咨询问题,停不下来。”齐河县农业局副局长张永太说。

相关分类
请在电脑上注册登陆 网址:http://www.zxb2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