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对外科技援助:种子当使者
对外科技援助:种子当使者

对外科技援助:种子当使者

作者:yhttedit   2020-04-17 13:45:41  点击:13

详情

  

  绘图:吴狄

  发展中国家学员到我国进行交流学习,我国技术人员带着技术、品种、设备等“走出去”。种业对外科技援助为世界农业合作发展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打开了一扇相互了解、寻求合作的窗,是协同发展的捷径。这种国际间种质交换,有利于我国与合作国间种质资源的共享,可以加快生物育种步伐,实现技术进步和市场开发的共赢。本期《前沿》,和您一同聚焦中国种业对外科技援助,了解种子企业几年来从国内研发走向国际市场的这段历程。

  ——编者

  种企“走出去”打开一扇门

  前不久,安徽省军官培训中心的会议大厅里熙熙攘攘,格外热闹。头戴彩色纱巾的泰国女技术员、脸上蓄满大胡子的孟加拉国教授、皮肤黝黑的哥斯达黎加咖啡园主……来自埃及、巴基斯坦、朝鲜等13个国家的31名学员在那里参加由安徽江淮园艺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蔬菜优良新品种新技术示范与推广国际培训班开课仪式。这是该公司积极响应企业“走出去”战略方针的一次具体实践。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江淮园艺董事长戴祖云说,“种子与技术‘走出去’带动了本地区技术和产量的显著提升,使得公司乃至国家在亚洲乃至世界发展中国家农业界树立起了良好的形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力。”

  带技术“走出去”

  对于种业企业来说,要想“走出去”技术是最重要的,是敲开国际市场大门的敲门砖。

  “单纯将种子卖到国外去,并不是‘走出去’的长远之策,种子企业必须像跨国企业那样‘落地生根’,利用自己的育种水平和技术手段选育适合当的品种。虽然从短期来看人员、资金投入都很大,但长期来看回报也不会小。”深圳创世纪种业有限公司总裁杨雅生说,“对于种子企业来说,要想‘走出去’技术是最重要的。”

  很多亚非拉国家同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一样,市场很大,需要引进的是先进技术。通过技术专利转让、专利许可、利用当地资源选育品种等方式,我国种子企业已经成功打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

  湖北省种子集团已经积极“走出去”了、江淮园艺已经积极“走出去”了、深圳创世纪也已经积极“走出去”了。湖北种子集团已与亚洲、非洲、美洲等地40多家国外公司建立了国际科技合作关系,在孟加拉、巴基斯坦、马来西亚等国合作建立了国际种子试验基地,有50多名技术人员常年在国外开展新品种的选育、试验、示范工作,进行交叉、巡回育种;江淮园艺分别与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等17个国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主要以培育适合合作国瓜菜市场需求品种、配套栽培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产业化推广为重点,在国外已共计建有51公顷科研及示范基地,共培育并成功推广瓜菜品种近40个,示范推广面积700公顷以上,在合作国培训农户400余人次,技术人员近100人;深圳创世纪已经同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2009年在巴基斯坦建立了育种站,逐步建立了“育种站—试验站—市场”的发展模式,开展棉花、小麦、水稻、玉米、油菜等作物的育种工作,公司自有品种中已有4个棉花品种、2个水稻品种以及2个小麦品种在参加巴基斯坦国家区域试验。

  知识产权助力国内研发

  种企的技术优质要想变成国际市场竞争力,对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是首当其冲的。

  种质资源是生物育种最宝贵最重要的基础材料,也是生物育种成败的关键所在。种企进入国际市场,为了让技术优势变成市场竞争力,对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是首当其冲的。

  如果说在国内推广新品种难,那么在境外市场推广新品种则难上加难,前期投入更多,所需各方面的条件更为严苛。如果被其他公司“剽窃”,企业的所有投入就会付诸东流。

  很多企业老总表示,要想彻底杜绝品种“剽窃”,归根结底要建立一套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现有品种能确权的就得确权,不能确权的可以作为公共资源。”天津德瑞特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德华认为,“应该建立品种DNA指纹数据库,新品种申请必须与数据库里的品种不一样。”隆平高科总裁彭光剑也表示,首先要有保护,才能“走出去”,同时要确保在保护好我国种质资源的前提下“走出去”。

  产品落户国际市场

  我国培育的西甜瓜新品种获得了哥斯达黎加种植户的肯定,掀起了种植风潮。

  哥斯达黎加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良好自然生态和农业规范化生产,曾是世界传统甜瓜生产大国,占欧美甜瓜进口份额的50%,甜瓜种植面积一度达到19.5万亩。而近年来,由于病虫害多发,甜瓜种植面积和国际市场份额急剧萎缩。哥国学员Orlando先生在参加江淮园艺举办的蔬菜优良新品种新技术示范与推广国际培训班后,提出希望与公司开展西甜瓜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及推广合作。随后公司就根据了解到的哥国及拉美地区的西甜瓜市场需求,制定了西甜瓜品种选育方案。

  目前,已培育并通过稳定性测试的西瓜、甜瓜组合共计17个。去年,甜瓜品种“江淮蜜一号”和“红运”在哥国瓜那卡斯特省试验示范120亩,“红运”在产量达每亩2300多公斤,“江淮蜜一号”产量达每亩2000公斤,与哥国种植的其他甜瓜品种相比,同比增长20%~30%。两个新品种的表现获得了市场的肯定,并掀起了哥国甜瓜种植农户的种植风潮。目前,针对哥国市场需求的西甜瓜品种研发分别在甘肃、广州及安徽以一年3代~4代的选育速度进行,在进行品种选育的同时,国内、省内的病虫害研究专家也在开展抗病品种的选育工作。据悉,本月又有5个新品种在哥国示范推广,示范基地扩增1650亩。

  王雯雯本报记者缪翼

相关分类
请在电脑上注册登陆 网址:http://www.zxb2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