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冬棚虾:高位池养殖为何受热捧-新闻资讯-水产-三农网
冬棚虾:高位池养殖为何受热捧

冬棚虾:高位池养殖为何受热捧

作者:yhttedit   2020-04-17 15:35:14  点击:13

详情


  据不完全统计,冬棚虾养殖的高位池今年增加不少,福建漳浦从去年的5000亩左右增加到今年的8000亩以上,广东省汕尾、陆丰两地目前包括在建的高位池虾塘约4000亩,其中今年增加了1000多亩。

  漳浦,福建省漳州市下辖的一个县,成为近两年南美白对虾高位池冬棚养殖的新闻中心。

  因为去年虾价较高,漳浦的高位池基本都养殖成功,亩产基本过万斤,平均价格40元/斤左右。“不赚钱的不到2%,基本都赚了大钱。”一长期在漳浦跑市场的业务员告诉水产前沿记者。

  福建、珠三角地区作为冬棚虾养殖的主战场,冬季的虾塘里依然是一片生机,利用薄膜盖棚过冬早已是冬棚养殖区域的家常菜。中山粤海饲料有限公司营销部部长郑真龙估计,珠海、中山、大鳌等地约6-8万亩冬棚虾塘,且主要以土塘为主,近两年由于养殖成功率低,冬棚放苗量呈下降趋势。也正是如此,今年冬棚虾,高位池养殖成为最大的亮点!

  据不完全统计,冬棚虾养殖的高位池今年增加不少,福建漳浦从去年的5000亩左右增加到今年的8000亩以上,广东省汕尾、陆丰两地目前包括在建的高位池虾塘约4000亩,其中今年增加了1000多亩。

  高位池虾塘的增加,以及早造、中造两造虾的较低成功率,冬棚虾养殖成为今年养殖大军的孤注一掷。

  那么,今年为何高位池养殖冬棚虾受到热捧?养殖者最关心的是什么?如何因地制宜养好这每年一搏?

  “钱”景好,高位池猛增

  据了解,漳浦高位池主要分布在六鳌镇、深土镇、赤湖镇、佛昙镇水质条件优良的沿海区域,从2008年开始发展到现在,漳浦县高位池养殖面积约为8000-10000亩,比去年增长了约50%。而陆丰地区今年增加约1000亩,汕尾增加300多亩。惠东地区在2000亩左右,与往年持平。

  据了解,从2005年前后,受广东、海南高位池养殖高产的影响,福建在霞浦、长乐、晋江等地开始了高位池的养殖,高位池的硬件设计与广东、海南较为接近,养殖模式基本为一年两造的露天养殖。

  从2008年开始,由于漳浦区域尝试了高位池搭盖冬棚的模式并取得了更为突出的效益,至此之后,福州以南沿海地区大规模发展高位池冬棚养殖,其中以漳浦区域发展势头最为迅猛。

  高位池养殖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虾价高、硬件条件好、水质优良等。

  漳浦县赤湖镇停里村的老周是一家养殖场的技术员,只身一人从广西来到这里,曾经也在海南养过虾。“今年冬棚苗放得稍早一些,准备养到春节,希望能有15头一斤的规格,价钱好。”老周知道,这造虾如果成功有更高的利润,他说,如果达到15头/斤规格,养殖成本大概20元/斤,但是按照去年的价格,可以卖到40-50元/斤。

  同样在汕尾的阿强,今年又开挖了四个新塘。他说,由于冬棚虾价好,不只是本地人开挖新的高位池,不少浙江人也到汕尾养虾,但不同的是浙江人以土塘养殖为主。“半个月前放了15万苗,这一造虾要好好养。”阿强说,今年周边增加的高位池养殖,除了虾价好,另一方面也是高位池与土塘或者夏季养殖相比存在一定的优势。一是保持温度稳定,二是病毒防疫较好,三是冬季水温低,微生物、细菌较容易控制。

  中造空着,专等冬棚虾

  基于冬棚养殖的优势和今年早中造虾养殖的不理想,有业者反映,不少地区中造虾空着,专等冬棚虾,意欲在此一搏。

  中国水产频道论坛网友“白自在”透露,粤东的冬棚虾面积不可低估,今年中造虾,很多人不放苗,等的就是冬棚这一造,原因除了虾难养,还有今年对虾生长速度慢,养殖者担心影响晚造放苗。

  886水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经理向翀亦表示,惠东、汕尾的养殖形势和福建漳浦也有一些区别,主要在于养殖比较理性,中造很多大的养殖场都停产,主攻冬造虾和早造虾;另外,夏季病毒、台风、水质控制都比较难,所以很多大养殖户选择放弃中造养殖,并且不追求极端产量,希望稳产降低风险。

  另一湛江业者也表示,湛江吴阳去年少部分冬棚虾养得非常成功,亩利润甚至最高达到10万元,而且今年早造虾很多人不养,养两造冬棚就赚够了。另外也看好今年冬棚的虾价。

  高位池养虾的隐忧

  尽管高位池养殖冬棚虾有许多优势,但是由于福建高位池发展过快,也存在较多问题。通过走访漳浦部分业者了解到,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1、规划不合理,高位池发展一般为个人行为,无政府相关部门规划和管理,发展到目前大部分可养殖区域池塘密集、进排水系统紊乱,这不仅严重污染了环境,而且造成较严重的病害交叉感染问题;2、养殖从业人员素质低,大部分养殖户为其他行业转入,不具备专业基础知识;3、缺乏科学的技术引导,由于经费、人力不足等问题,水产基层技术推广部门、示范单位在对养殖户的技术引导工作无法有效的开展;4、投入品质量良莠不齐,水产养殖投入品行业尚未制定统一标准,缺乏有效的管理,而且厂家经营门槛低,造成了水产养殖投入品行业竞争无序、质量良莠不齐、从业人员技术引导不客观的局面。

  向翀认为,这种模式,并非长久之计,估计很快当地的环境就会大规模污染,虾会越来越难养。而最大的问题,仍然是病害。多位渔药和饲料业者表示,今年最突出的病害问题为放苗初期不明原因的发病和养殖整个过程的偷死病。

  但是业者在不同地区也利用不同的养殖模式,在改变原来传统的土塘养殖,利用高位池养殖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创新获得养殖成功。

  10月11日,由海大集团湛江海大饲料有限公司主办的第二届金三角对虾养殖技术论坛上,来自广西海南湛江的多位业者也分享了他们近两年养殖冬棚虾的经验,并探讨今年冬棚虾养殖的关键要点和注意事项。

[page]

 

  漳浦“无藻”养殖模式

  漳浦“无藻”养虾模式源于对虾养殖业者多次养殖的失败之后总结而来。由于难于调控水体藻相,于是养户养殖全程不用藻类,采用其他办法或物质取代藻在水体中的作用,如其产生氧气的作用通过产生更多溶氧来替代;其分解有机物功能便采用活菌和改善排污设施来处理;其遮光作用就用人工造水色来取代。

  一、养殖基本信息:

  以漳浦一养户为例,该养殖户为水泥池养殖,养殖面积为200平方米,约0.4亩;水位约1-1.2米;温棚为钢架结构,造价约合8万元/亩,具有抗风防鸟的作用;该水泥池增氧设备为水车+增氧盘(纯氧);水源方面,水体盐度保持25-28‰,沙滤进水,水源充足;该养殖户一年养2造,以卖大规格虾为主;放养密度为10万尾/池,产量4500斤/池,第一造养殖时期为2月-5月;第二造为冬棚虾6月到次年1月。

  二、“无藻”养虾主要亮点:

  1、养殖规划占先机

  养殖开始之前,先结合自身软硬件条件及市场行情,规划出自己的养殖周期,通过养殖规划避免可能产生的风险。该养户养殖每造虾的养殖时间为120-150天,且都在高价时间点售虾。早造养殖时注重产量,晚造养殖注重规格,2者结合起来,早造必须在农历4月份出虾。

  2、硬件投入做保障

  为支持高产量的养殖,该种模式养殖硬件条件要求非常高。在增氧方面,200方的池子配备了一台1.5KW的水车,5个增氧盘,中后期使用纯氧。当养虾的池塘面积过大时,虾塘容易出现死角,而该养户则在虾池的每个死角投放一个气石,如此改良后,虾塘排出的水闻不到一丝臭味。其次,该养户的排污系统经过改造后,可够快速干净的排出污物。

  3、前期工作到位

  由于采用无藻养殖,养户池塘进水之后就严抓消毒工作,一般采用使用50ppm的消毒粉消毒。消毒后用虾片调水,复合菌培水,待培养出生物饵料才开始试苗。该模式调水时间较长,大概需10-14天后,等待水稳定后才放苗。

  4、重视挑苗环节

  由于单造养殖周期较长,因此该模式对种苗要求非常高。养殖户去虾苗场挑选指定亲虾,并派人驻守苗场,跟踪虾苗培育。如果培育过程不顺利,宁可给钱排掉。

  5、保证溶氧

  在养殖全程中,特别是在中后期,始终保持底层水溶氧含量在5mg/L。前期采用增氧机与充气泵,利用纳米管或充气盘充气,中后期使用纯氧。一罐国外进口的纯氧成本约需14000元,从下午4点到第二天早上6点不间断充气,大概可以用20天,一个池折合费用约17元/天。

  6、控藻养殖是关键

  由于养殖水体内没有藻类,其水色比较稳定。其做水的具体方式:放苗2-3天后每个池放1桶10kg的虾片调水,之后放复合菌分3天/次,30天后逐步使用腐植酸结合虾片人工造出茶色水色。该模式从养殖30天后至干塘都保持浓褐水色,由于藻类比较少,水体表面基本无泡沫,通过大量使用菌类及充足的溶氧以及及时排污来处理氮的累积。

  7、适时轮播保高产

  由于晚造虾从6月份开始放苗一直到养到次年1月,为确保养殖产量,一般养到30头/斤规格时出第一次虾。等到15头/斤时全部卖完。总产量一池约4500斤,总产值22万。

  长乐铺膜池定向培藻养殖模式

  与漳浦无藻养殖模式不同,长乐定向培藻养殖模式则是根据池塘或池塘附近最易养殖成功的藻相来定向培养藻类。

  一、养殖基本信息:

  以长乐某养殖户为例,其水泥池面积180平方米,水位1-1.2米;纳米管底氧;冬棚有2吨蒸汽锅炉,温度保持22℃以上;水体盐度控制在8-15格,前低后高;放养时间2月下旬;标苗密度为70万/塘,暂养天数40天,分苗规格3公分。

  二、定向培藻主要亮点:

  1、生产规划

  根据水温确定最适合的放苗时间,在长乐除2、3月份水温波动大,其他时间水温基本能维持在22℃左右,而采用地

相关分类
请在电脑上注册登陆 网址:https://www.zxb2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