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3月初,被小龙虾蛀空的梯田,来源百度图片。
三农B2B网讯 日前,久旱逢甘霖的盘龙江边石头上,爬着近百只出来透气的小龙虾。这种入侵盘龙江水域的“不速之客”引来了不少垂钓者。殊不知,这种小龙虾口感虽好,却可能对水草、鱼类种群产生极大破坏,打破盘龙江原有的生态平衡。
现状:时隔两年小龙虾再次亮相
资深垂钓者总是会期待大雨过后的河流,因雨后河水中大量缺氧,致使不少鱼虾浮出水面探出头呼吸新鲜空气。不过5月6日盘龙江边石头上,除了市民熟知的小鱼外,还多了一种长约5厘米、呈暗红色的小龙虾。面对这种带有两只大钳子的小龙虾,不少市民甚至将其误认为螃蟹。部分市民则早已准备好垂钓工具,就等小龙虾上钩了。
6日上午记者再次来到盘龙江边,却早已不见小龙虾踪影。据附近市民介绍,因小龙虾基本生活在水底泥土中,前日浮出水面是因雨后水中缺氧。“一块钱一个,一般要比普通小虾大得多。”据市民章小姐介绍,自己小时候常常吃烧烤小龙虾,却从没听说盘龙江有大量小龙虾。此外,常年居住在盘龙江边的市民也表示,盘龙江一直有各种鱼类不假,但是小龙虾却是近几年才出现。有市民称,小龙虾主要集中于长江中下游一带。
反思
回顾:小龙虾曾经是一场噩梦
2010年1月26日,环保部和中科院指定的《中国第二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中,小龙虾赫然在列。据了解,小龙虾可通过捕食本地动植物、携带和传播致病源等方式危害土著物种,同时其掘洞习性对水利工程有破坏作用,严重的可能引发决堤洪涝等险情。
此次盘龙江出现大量小龙虾,不得不让人忆起今年3月份发生在红河州元阳县的一场人虾大战。最初因龙虾的美味,元阳县市民引进了小龙虾,而今昔日的美味却成了哈尼人和哈尼梯田的噩梦。元阳梯田核心区几万亩的梯田,被“打洞高手”小龙虾破坏,部分梯田田埂被小龙虾蛀空而垮塌。
除此之外,早在2011年中旬小龙虾就出现在昆明市民视线。宜良县北古城镇紧靠南盘江,因围绕南盘江两岸有大量的水田、荷塘、沟渠。入夏以来,突然出现许多小龙虾。这些小龙虾甚至成为当地市民的另外一个经济来源。
来源:小龙虾有可能来自滇池
“这些小龙虾是在盘龙江哪一段发现的?”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梁醒财博士在得知盘龙江畔出现小龙虾后,首先问道。当得知市民是在铁路工人文化宫附近河段发现小龙虾后,梁醒财认为,这些小龙虾有可能来自滇池。
“滇池水域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发现了这种外来入侵生物。”梁醒财认为,由于盘龙江南段离滇池较为接近,因此有可能来自滇池。而这种外来入侵生物很可能是市民放生之后迅速繁殖起来的。“小龙虾出现在盘龙江河畔,有可能是由于干旱以及盘龙江的水利工程施工,导致小龙虾生活环境改变,而进行迁移。”梁醒财表示。
危害:外来物种破坏生态平衡
“小龙虾食量大、生性凶猛。”据梁醒财介绍,小龙虾与本地的淡水螯虾物种不同,属于外来入侵生物。
“小龙虾原产地并不在云南,因此它入侵之后,最大的危害在于破坏生态平衡。”据梁醒财介绍,小龙虾属于杂食性生物,它到了一个新的生存环境之后,可能会以当地的小鱼小虾等生物为食,或者大量采食其他物种的食物,因此会对当地的生态平衡造成很大破坏。
治理:喷药灭虾捕捉不可取
据悉,红河元阳梯田发生生物灾害,元阳当地政府曾使用喷撒毒药的方法治理小龙虾。这样的治理方法在盘龙江是否可行?“毒药在毒死小龙虾的同时,也会毒死其他生物,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梁醒财认为喷药灭虾这一方法并不可取。
此外,两年前对于治理小龙虾一事,市滇管局渔政处曾采取严格措施控制外来物种侵入,并组织人员对小龙虾的分布、扩散、影响等进行摸底调查,同时加强宣传,防止小龙虾对农业、渔业发展造成危害。而外来物种的侵害性极大,一旦其种群数量达到一定规模,要想彻底清除难度很大。靠打捞、捕捉等手段清除外来物种一般周期较长,还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且见效慢。
6日,记者从盘龙区农林局养殖管理科了解到,如今盘龙江的小龙虾已引起市级部门高度重视,市滇管局渔政处将于5月8日召开研讨会,通过研究小龙虾的生活习性和环境,确定治理小龙虾方案。同时梁醒财也表示,可根据小龙虾习性,改变盘龙江流域适合小龙虾繁殖的条件,就可以达到减少控制小龙虾繁殖的效果,也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对于有市民在盘龙江边钓取小龙虾,梁醒财认为如果钓取的数量大,对控制小龙虾的繁殖速度有一定好处。“如果水质污染不严重,也可以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