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自古以来,渔业对沿海地区的人们来讲,一直是重要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传统渔业模式下,渔民们过着日出而渔,日落而归的日子。而且,出海打渔也正是彰显男人力量的时候,乘风破浪,与海争雄。
在渔村里,时常可以听到渔歌声从海上传来,“你知乜鱼着火烧,你知乜鱼上战场,你知乜鱼好拍索,你知乜鱼好系腰;我知项鱼着火烧……”打渔时节,渔民们划着渔船,在渔歌声中渐渐远去。
对于世世代代以打渔为生的渔民来讲,打渔是“痛并快乐”的行业。虽然出海打渔除辛苦之外,危险性系数也很高,打渔是靠天吃饭的行业,谁也无法预知海上的天气是怎样的,出发的时候或许风平浪静,但也许不久就会风雨交加,风起云涌。因此,出海捕鱼能否成功安全归来,经验是一方面,运气的好坏也占很大的比例。不过,他们似乎早已习惯了这种自由、无拘无束的与海共生的生活。
在我国,渔业很早便兴起了。而且,沿海经济对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其中渔业也发挥了其功不可没的效用。
然而,近几年,由于海水污染与过度捕捞以及天气等原因与问题的出现,近海渔业资源受到破坏,导致海货产量减少,近海渔业进入冰冻期。而且,随着渔业的不断发展,传统渔业逐渐向现代渔业转变。渔民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也变得多样化。单纯的渔业生产已不是渔民追求的生产经营方式,以渔业为依托,发展这一链条上的以休闲渔业为主的附加产业等也成为增加渔民收入的主要途径。
不过,渔业发展的不景气为沿海地区的发展谋得更好的出路。一些地方甚至正逐步打破靠海吃海的原生态渔业生产方式,正由传统的渔业向旅游服务业等方向转变与发展。
特别是近几年来,旅游业逐渐步入黄金(1749.70,-3.30,-0.19%)时期,滨海旅游凭借其独特的自然与地理优势,成为消费者的目光聚焦之地。众多渔民借旅游业繁荣之势与渔业资源的优势,在当地经济的发展上做起了大文章。其中渔家乐与海边大排档的发展是很好的例证。
近海水产资源的减少,让当地很多渔民借机发展起了渔家乐,这种“自给自足、自娱自乐”的“体验式”旅游方式受到很多游客的喜爱。“渔民”们也从中尝到了甜头。因此,一些原本纯属发展渔业的沿海地区,也正逐步向滨海旅游业等休闲渔业转变。
除渔家乐以外,以丰富的海洋资源为依托,同样在旅游业的催生下发展起来的还有餐饮业。大排档可以说是海边饮食的一大特色,也是渔民发展或转型的一种重要方式。傍晚海边的大排档里人渐渐多了起来,似乎只有这里的海鲜才具有“海的味道”。在这里,人们吹海风,赏海景,吃海鲜,尽情享受海的馈赠,看着陶醉在美景、佳肴中的游客,渔民们言语间也更多了分成功与自信。
如今,渔业正由传统渔业向现代休闲渔业转变,在这一大环境下,渔民们也给出了自己相应的反应,并正走在成功转型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