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三农B2B网讯 在22日举行的远洋渔船首航仪式上,青岛金城远洋渔业有限公司最新建造的“鲁胶南远渔177”、“鲁胶南远渔178”两艘1800吨位的大马力渔船加足马力破浪远航。据市海洋与渔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两艘渔船总投资1.1亿元,属于专业远洋大型秋刀鱼和鱿鱼钓渔船,将远赴北太平洋渔场进行为期两年的远洋作业。
远洋捕捞(三农B2B网原配图)
亿元远洋渔船远赴太平洋
功率2100千瓦、船长77.8米、吃水深度4.35米、排水量2590吨、航速14节……青岛金城远洋渔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金城说,新建造的远洋渔船比普通的渔船大了十几倍,抗风和稳定性等各种性能完全可以与国际同类渔船相媲美。“这是"鲁胶南远渔177"、"鲁胶南远渔178"号渔船首次启航,将成为我们公司行程最远的远洋作业。”金城表示,此次远洋作业将主要在西太平洋与大西洋(600558,股吧)附近海域,船上百余名船员的签约期限为两年,也就是说,不出意外情况的话,此次远洋周期为两年。
亿元远洋渔船远赴太平洋(三农B2B网原配图)
建造远洋渔船是个“烧钱”的活儿。据市海洋与渔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每艘远洋渔船的造价都在千万元以上。以这两艘为例,总的造价达到了1.1亿元。“贵有贵的好处。”该负责人人表示,这两艘远洋渔船无论从抗风还是稳定性上来讲,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船舶主要性能优良、零部件精密耐磨、设备安全可靠、耗油率低。船舶配有冻结和冷藏设备系统,冻结设备功率大,并配有先进的助渔、助航仪器设备和海洋环保装置。
“双轮驱动”提升渔业产业近海资源日趋衰竭是所有渔企面临的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但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我市各大老牌渔企在捕捞业方面的投入并没有减少,这其中主要发展的就是远洋渔业。传统捕捞与远洋捕捞“双轮驱动”提升了渔业整体产业链,这也是渔企纷纷开始走出近海,奔赴远洋,提高产业经济核心竞争力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据介绍,此次首航的“鲁胶南远渔177”、“鲁胶南远渔178”号渔船作为我市首批建成的远洋渔船之一,将为我市远洋渔业注入新的活力。除了这两艘大马力远洋渔船之外,还有青岛鲁海丰集团组建的远洋舰队早在去年就开始远洋作业。可以说,我市的远洋捕捞业正在走向成熟。截至目前,全市共注册远洋渔业公司18家,正在作业远洋渔船29艘,分别在太平洋和大西洋公海海域从事远洋渔业生产,远洋捕捞总产量3000吨左右,主要捕捞品种为大目金枪鱼、黄鳍金枪鱼、剑鱼、长鳍金枪鱼等。另外,我市已批在建远洋渔船19艘,已批待建远洋渔船35艘。
有关业内人士分析表示,通过“双轮驱动”将全面提升整体渔业产业水平,远洋捕捞的渔场将遍布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远洋渔业作业类型也由小规模单一拖网转变为拖网、鱿鱼钓、金枪鱼延绳钓等多种作业方式相结合,并形成了多企强强联合的远洋“联合舰队”。政策方面,据市海洋与渔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2年9月,我市出台了《关于加快远洋渔业发展的意见》(青政发[2012]88号),要求完善渔港等基础设施,提供资金扶持大吨位、大功率钢制渔船建造,多渠道大力宣传推介远洋渔业政策和发展环境,吸引有实力的企业来青落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