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西丰县位于辽宁省东北部,全县有林业用地258万亩,森林覆被率达61%,第一个以县为单位整体通过国家绿色环评,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均值1.3万,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标准的13倍,被誉为天然氧吧,大沈阳经济区的“后花园”。
“优良的生态环境不仅是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保障,而且必将成为西丰县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绿色、包容、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引擎。”西丰县县长康冠华在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授牌仪式上如是说。
多年来,西丰县坚持“生态立县、生态兴县、生态强县”理念,全面实施了“青山、碧水、蓝天”三大生态保护工程,迈上了通过保护“绿水青山”来营造“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之路。
绿了荒山富了农
在西丰县房木镇富民村南沟的山坡上,李凤山正领着十多个村民采收沙棘果,金灿灿的沙棘果映红了李凤山的脸庞。“一斤果卖一块八,我这100多亩沙棘少说也得出5万块钱,加上退耕还林政府每年给的补贴,一年下来弄个七八万‘轻巧’的。”
2013年,“青山工程”全面启动,西丰县投入退耕地还林补助资金2000万元,清退小开荒2.19万亩,退坡还林2.2万亩,围栏封育530公里,在公路沿线可视范围内的林缘空地、空白点补植、补造景观林3600亩,栽植各类苗木2300万株,此外,该县还对全县1.3万亩沙化蚕场实行封育、停蚕还林,青山工程给美丽西丰披上数万亩新绿。
青山工程实施以来,西丰县开展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大规模”植树造林,同时,该县大力推进千万亩经济林工程建设,引导广大农民利用“三荒”栽植红松、榛子、刺龙芽、寒富苹果等经济树种,新建经济林产业带2.1万亩,垦复经济林3万亩,改造经济林2万亩,新植樟子松、红松、榛子、苹果等经济林苗1200多万株.如今,西丰县的万亩荒山变成青山,成了广大农民发家致富的座座“金山”。
汩汩清泉流万家
打开水龙头,一股股清澈的山泉水流进柏榆镇福善村165户人家,全村807口人告别了浑浊苦涩的小井水,喝上了清澈卫生的自来水。
西丰县水质监测中心建成投入使用,水质监测工作实现全覆盖,全县城乡居民饮用水达标率100%。该县深入开展河流源头污染整治,对县域内寇河、艾青河、碾盘河等主要河流水质状况开展执法检查,设立了诚信水库、宝兴水库等饮用水源保护区,取缔饮用水源区域内污染建设项目4个。加大水资源保护工作力度,针对农药化肥使用残留、农村生活垃圾污水、畜牧养殖业粪便排放等农村面源污染开展大规模集中整治,杜绝了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工业生产污染水源的现象。
蓝蓝天上白云飘
近日,投资10亿元的茅台集团(西丰)健康产业项目白酒灌装生产线设备安装完成,预计明年正式投产;辉山乳业集团投资30亿元建成现代化标准养牛场12座,饲养奶牛2万头,乳制品加工厂建设如火如荼;山东东阿阿胶集团保健食品和中药饮片加工项目GMP认证工作顺利收官。茅台集团、辉山乳业集团、东阿阿胶集团等生命健康产业巨舰纷至沓来,这背后是西丰县对“咬定绿水青山,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实现经济社会绿色、包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坚守。
此外,西丰县制定实施了《西丰县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方案》,大力开展农作物秸秆焚烧综合整治,积极推广以秸秆粉碎还田,转化畜禽饲料为主,秸秆压块、气化及制成食用菌榛为辅的综合利用模式,秸秆还田、转化畜禽饲料农田10万亩,建成秸秆利用食用菌基地76个,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的现象得到有效控制。
孙庆春 本报记者张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