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三农B2B网讯 11月10日,南平市延平区闽北大饭店可谓是热闹非凡。福建省花卉协会第16个分会成立大会在延平区召开,省花卉协会会长柴喜堂,市林业局局长卢善土,区领导黄雄、陈崇荣,福建林职院、省农科院专家,全省有关县市单位、从事鲜切花生产经营科研与相关业务的企业、专业户代表80多人参加了福建省花卉协会鲜切花分会成立大会。大会审议并通过花卉协会鲜切花分会工作规则和经费管理办法,选举产生分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和领导机构,区政府调研员王夏宜当选为分会会长。
福建省花卉协会鲜切花分会成立大会(三农B2B网配图)
福建省花卉协会鲜切花分会成立大会(三农B2B网配图)
延平百合生产福建第一、全国第三
1983年,茫荡山深处一个叫宝珠的美丽村庄,因为卢柳余等村民挥锄种下第一颗百合花种球,成了延平人工种植百合花的“发源地”。1984年,来自上海园林所和福建师范大学的专家,指导宝珠村引种建立延平首个百合花人工种植基地,并成功培育出多性状花型、花色的百合花。1989年1月20日,象征着“百年好合”的百合花被定为南平市市花,从此一个香飘四海的产业由此诞生。
如今延平区现有4个百合花生产示范基地,面积达3000亩,拥有百合花栽培专用冷库27座,容积约10000立方米,可冷藏处理百合种球3.46万箱。2011年与厦门航空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后,延平百合打着“飞的”飞进了重庆、成都、郑州等大中城市的百合花销售市场,形成辐射全国重要城市的市场销售网络。2013年,该区百合花种植面积达3500亩,年产鲜切花3000多万枝,年产值2亿多。延平已经成为全省第一、全国第三大百合产地,成为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产业基地。
今年,延平百合花产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新添湖峰百合花专业合作社及天意花卉专业合作社2家花卉专业合作社,启动樟湖库区百合花设施栽培基地及炉下库区百合花示范基地建设。樟湖基地已投资450万元,基本完成大棚的搭建和验收工作,预计7月中旬完成主体工程建设,8月下旬进行百合花种植生产。炉下库区百合花示范基地完成征地工作,正进行标准钢架大棚及配套设施设计、种球订购及生产种植计划安排等各项工作。投入240万元建设20亩智能温室大棚,打造基质栽培百合花示范园,推动百合花栽培设施由标准钢架大棚向温室大棚转变,实现百合栽培智能控温。南平市兴一春百合园艺有限公司及延平区新天地花木专业合作社申报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目前进入公示阶段,申报成功将打破延平花卉产业无龙头的现状。
为提高百合花在全国的影响力,2011年10月,延平区花卉协会成立,并在百合花生产过程中实行“十个统一”,即统一建立信息服务平台、统一花卉品牌、统一分级标准、统一物流配送、统一生产安排、统一定价销售、统一种球订购、统一花卉包装、统一组织活动、统一项目运作,从而大大降低了种花生产成本和市场风险。并在延平区热闹举办了“首届海峡两岸延平百合花节”、“延平区百合形象大使评选”等一系列活动,并以地域名注册延平百合商标,建立百合花宣传网站,编制《延平百合宣传册》。6月8日,花卉办与花卉协会派人前往全国百合花主产区辽宁凌源调研,参加“第二届荷兰百合花中国日”活动,并与来自全国各地的百合花种植大户、科研人员及荷兰种球经销商进行广泛交流,探讨百合产业的生产技术和发展思路。6月13日—16日,他们走访了北京、天津等花卉批发市场,大力推广延平百合。并针对延平百合启动全国征联大赛及延平百合摄影展,延平百合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得以大大提升。在武夷山举行的第十五届海峡西岸武夷国际投资洽谈会、2013海西“生态农业与经济发展”展会上以及第八届中国常州花卉博览会上,由延平区选送的展品百合获得一个银奖两个铜奖的优异成绩。11月10日延平区成立福建省第16个鲜切花分会,11月17日在上海召开了延平百合花专场推介会来提高延平百合的品牌深度。
几年内实现“春色满园”
对于未来,区委书记黄雄指出,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花卉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制定出台了《2013~2020年延平区花卉产业发展规划》,确立我区花卉种植总面积到2016年要达6000亩、实现产值3.6亿元,到2020年要达到1.3万亩、实现产值7.5亿元的产业发展目标。分会在延平区成立,既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同时也是鞭策和机遇。希望分会积极搭建起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协作平台,努力为企业和种植户提供优质服务;希望分会会员们能充分利用这个平台来提升鲜切花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希望区相关职能部门加强与分会对接,帮助解决生产种植中存在的困难,共同推动延平花卉产业蓬勃发展。
看来,关于百合产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延平区早有谋划并已逐步施行,我们只需静待百合花“春色满园”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