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云花迈步技术型产业-行业聚焦-资讯-园林-三农网
云花迈步技术型产业

云花迈步技术型产业

作者:yhttedit   2020-04-17 15:06:51  点击:15

详情

三农B2B网讯 八项禁令政策出台,团体性消费受限,会议摆花、宾馆酒店用花急剧减少,与此同时,产地城镇化建设以及环境保护、水源面源污染治理进程加快,加之受个别地区“大棚拆迁政策”的影响,云南鲜切花产业亟待转型升级,需要放眼全国,逆势谋发展。

 

云南花卉(三农B2B网配图)

规模的增加要与更高的技术相配

 

1998年以来,我国鲜切花种植规模平均每年保持25%的速度增长,从最北的黑龙江到最南的海南省均有鲜切花种植。如今,花卉产业已被很多省区列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型产业和提振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好项目,从政策、财政、金融、设施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与全国发展步伐一样,云南鲜切花生产规模也年年有增,生产布局从滇中地区逐渐扩展延伸至全省各地,目前全省16个州市基本都有鲜切花种植。据统计,2012年云南鲜切花种植面积达16.9万亩,鲜切花产量达72.5亿支,连续19年全国第一。全国鲜切花生产快速增加的同时,“八项禁令”则为鲜切花团体性消费“降温”,作为全国鲜切花生产中心的云南省,其鲜切花产业需要领头转型升级,而全国鲜切花产业要在竞争激烈的国内外大市场中站稳脚跟,更需要先进技术、先进生产经验的输入。已有近30年历史的云南鲜切花,有条件发展技术型产业,去服务于全国鲜切花产业。

 

云南鲜切花新基地的转移,使其技术含量和管理水平再迈新台阶,种植设施、技术和管理水平大幅提升,种植规模普遍扩大,且有发展成专类园区的趋势,如云南锦苑花卉公司在安宁建成上千亩的玫瑰产业园,尚美嘉在红河州泸西县建有1700亩的玫瑰和康乃馨产业园,曲靖市罗平县等一些还未有规模化生产鲜切花的地区,也正筹备建设上千亩的鲜切花产业园或以鲜切花为主的现代农业庄园,庄园经济发展成为集群发展趋势。此外,辐射范围广,带动性更强。据调查,到新区发展的花农或企业,其生产面积较原基地扩大30%以上,1个成熟基地至少带动3个农户从事花卉种植。如嵩明县嵩阳镇老习扯村,斗南3户花农进入该村租地种花的2年时间里,带领5户村民新增康乃馨百余亩,该镇1年时间内新增康乃馨近1000亩。今后,辐射范围还有望覆盖至贵州、四川等周边甚至更远的省区。

 

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使得传统品种优势更为凸显,尤其是玫瑰、康乃馨、百合、洋桔梗成为全国拳头产品,其中玫瑰超过6万亩、康乃馨近4万亩、百合近3万亩,分别占全国该类品种总面积的33%、67%和20%。其中,占全省鲜切花总面积80%的玫瑰、康乃馨、百合在全国鲜切花产业中的优势越来越明显,云南产玫瑰和康乃馨以庞大的数量和良好的品质进入全国各地花卉市场,成为国内外客商必买的产品,是云花拳头产品。

 

传统鲜切花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品质逐渐提升的发展过程中,种植者不断转变思路,尝试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路子,努力推进产业发展升级。昆明杨月季公司建有600余亩帝王花、蜂蜡花、绣球等特色木本切花,云南丰岛花卉公司在富民县生产100多个切花菊品种,90%的产品实现出口,元江臧健花卉科技公司生产的嘉兰切花,因其保鲜期长、花型奇特、数量少获得众商追捧,在今年第八届园艺博览会上成为众人瞩目的新星,并被评为金奖。

 



保持良好行情走势需竭力拓展消费市场

 

今年前11月份,云南四大切花综合均价为1.5元/支,其中玫瑰均价0.7元/支,与历史高价相当,康乃馨创2005年以来新高,达0.47元/支,非洲菊达到了历史最高价,为0.24元/支,百合较上年相比,除二季度价格小幅上涨外,其他时间均下跌,这主要是因进口百合种球低迷、切花种植面积徒增所致。从目前情况研判,今年鲜切花行情整体处于上扬态势,均价将会再创新高。

 

行情上涨的成因较为复杂,从市场角度分析,主要有两个:其一,国内鲜切花消费有增无减,很多城市居民购买鲜花已成为日常的消费习惯,同时也成一些城乡年轻人的消费时尚。这给我我们启发,国内二三线城市、沿海发达地区的小城镇,百姓对鲜切花的消费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发展潜力巨大。其二,节日性消费拉涨鲜花价格。8月 “情人节(七夕节)”、9月“教师节”、“中秋节”、10月“国庆节”,11月“光棍节(双十一)”、12月“圣诞节”以及相邻的元旦、春节等等节日期间,鲜花消费量增加,价格上涨明显。目前,有很多节日还未被商业利用,还有很大的消费空间。

 

国内市场是云南鲜花主要目标市场,但国际市场不容忽视,它是鲜花价格形成的重要指导窗口和“风向标”,已出口至日本、泰国和香港等近50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总格2亿美元左右。今年云花出口整体良好,但部分地区出口波动起伏大,出口香港的鲜花因大部分选择从广州、深圳转港出口,中亚各国进口的鲜切花,很多也选择从新疆口岸通过汽车运输过境,转口出口或异地申报出口现象增多,导致云花从昆出口量统计数据减少。

 

乘“桥头堡”战略以及对外经贸交流合作不断推进之东风,众多企业参与到冷链运输技术研究和应用的队列之中,领先全国采用了“立体带水运输”、“全运程无缝对接”等技术,汽车运输延伸至泰国曼谷、越南河内等多个地方,初步构建了“昆-曼国际冷藏运输线”,云花在南亚、东南亚各国市场的开拓正进入实质性阶段,南亚、东南亚各国对云花需求量与日俱增,初步统计,近两年出口至东南亚国家的云花增幅超过50%。鲜切花出口冷链运输业务的开展,使得云南鲜切花在泰国市场的占有率从三四年前的不到10%提高到了目前的50~60%,并通过曼谷源源不断中转出口至其他国家。

 

今后,随着云南至周边国家国际交通网络建设的逐渐完善,以及汽车冷链物流运输技术的改进和物流运输体系的健全,加之双边优惠贸易政策的推行,对周边国家鲜花市场的开拓工作将取得显著成效。

 

影响力促技术型产业发展

 

技术也是产业。以前,云南很多生产管理技术仅局限在是本地应用,还未推广至其他新区,但情况正发生改变。近两年,越来越多的国内其他产区,频繁到云南参观考察,学习和借鉴云南鲜切花发展经验,催生了云南花卉技术服务型产业的诞生,“云花”的影响力不但深入至全国消费市场,也开始融入生产新区,积极参与全国花卉发展。

 

就如业界很多前辈说的那样,云南人实在,老实,花卉从业者也这般,靠自己的勤劳,获得了很多独有的科技创新成果,但也付出代价。如今,放眼世界花卉大国之时,才蓦然发展现,原来花大量时间和巨资才弄明白的一个小技术,其实国外早已成世人皆知的“常识”,拿来异常容易,别人走的弯路,我们重头走了一遍。话说回来,与云南有相似气候、资源等条件的省区,很多经验和技术是可以直接从云南借鉴的,没必要“从头再来”。

 

经过20余年的发展,云南已积累了无数先进、适用的生产管理技术和经验,拥有众多技术人才和种花能手。在很多企业和科研单位里,设有技术部门,有专业的科技创新团队,很多产品的生产已形成技术体系,有一系列完整而具有操作性的技术标准,如昆明虹之华园艺有限公司有了25个企业标准,该公司生产的菊花种苗占据日本该品种总进口量的40%,成为世界菊花行业知晓的国际品牌。由老牌玫瑰切花生产企业云南丽都公司研究和使用的“半基玫瑰切花栽培”,它的推广食用,生产出了使业界认可的“通玫(产自玉溪市通海县的优质复色玫瑰,也称彩玫)”品牌,上万户花农从中收益,收益远高于其他产区。

 

云南鲜切花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整合、集成再形成技术体系后,由专业团队推广至国内其他省区,甚至越南等周边国家,通过技术输出,最终让云南鲜切花产业摆脱“来料加工”和“商品生产”的传统运行“轨道”,逐渐走上技术型产业之路,从技术服务、产业咨询等领域要效益,提升“云花”产业辐射范围和价值量,一起分享全国行业发展成果。为此,云南很多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已有所行动。例如:云南省农科院花卉研究所借助今年获批的“国家观赏园艺工程技术中心”这块国家级的牌子,正准备筹划成立“云南花卉集团公司”,整合本省花卉技术、资金、信息资源优势,为全省乃至全国和世界花卉产业发展开展技术、咨询等综合性服务。

相关分类
请在电脑上注册登陆 网址:https://www.zxb2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