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吉木萨尔三台镇打造有机循环农业,羊圈台子村位于吉木萨尔县三台镇镇区以东2公里处,由原羊圈台子西村、羊圈台子东村、大马圈村3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水资源缺乏,村耕地面积约1万亩,种植模式传统单一,主要以玉米、食葵、打瓜等传统作物种植为主。
2014年,该县三台镇党委、政府依托美丽乡村项目,突破常规的种植思路,将羊圈台子东村2000亩地整合后,把羊圈台子村沼气站的沼液、沼渣进行二次回收利用,变废为宝,利用滴灌将“宝贝”输送到地里,提高蔬菜品质,打造有机循环农业示范基地。
据了解,该镇羊圈台子村大型沼气工程项目总投资892万元,工程年产沼渣沼肥1200多吨、沼液3800多吨。该镇三台镇根据该村特色,在村北侧打造千亩有机循环农业有机蔬菜基地。通过项目区电脑控制中心,实现了全程自动控制,只需在电脑上进行操作就可把沼液、沼渣输送到田间地头,完成整个项目区的灌水、施肥工作,即满足了农作物对生长营养的需求,又一改以往种植和施肥的方式、途径,从种植、中耕到收获,全部实现机械化,极大提高工作效率。
据悉,该蔬菜基地具体实施由三台镇民丰专业合作社负责,主要种植土豆、豇豆、辣椒、西兰花、红薯、西经柿等16种蔬菜,进行统一种植、统一灌水、统一管理,促进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同时,在用工方面最大限度的雇用村上的人,以增加农民人均收入。据了解,该项目区在农忙时节最大用工可以达到70人,按照目前用工价格每人每天可以净赚130元,一个人一个月收入可以达到3000元以上。此外,针对蔬菜的销售问题,合作社主要采取订单农业模式,解决销售难的后顾之忧。
同时,蔬菜基地通过利用沼液、沼渣打造有机农业,进行“五统一”的管理模式,农业种植方面实现了节本增效,做到蔬菜基地建设科学化、规模化、制度化管理。据测算,在去年亩均纯收入1000元的基础上今年可提高到亩均纯收入达4000元以上;同时将可以带动40名周边群众每天打工增收,有机循环农业从4月中旬到9月底人均仅打工收入就达1万多元。
该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冯建荣说,有机循环农业项目的实施,带动了周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有效地促进了农牧民的增收,同时,也让农民的思想观念从单一的、传统的种植观念中解放出来,农民开始由传统农业的种植向经济作物的种植转变,而规模化种植代替了小散种植,最终实现了土地的规模化流转,最终实现了农民致富增收的目的。
“今年种的菜用的是沼液,刚开始心里还想着沼液、沼渣当肥料行不行,现在看来,我的担心是多余的,我们今年把80亩洋芋卖完后复播的大白菜,大概到10月中下旬就可以卖了,有机循环农业实现了一年两茬,提高了亩均单产。”吉木萨尔县三台镇民丰合作社杨明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