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北京延庆尝试用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
北京延庆尝试用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

北京延庆尝试用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

作者:yhttedit   2020-04-17 13:47:12  点击:15

详情

  北京延庆尝试用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

  农家乐装上“生态肾”

  本报记者 贺 勇

  妫水,延庆的母亲河。作为“妫水源头第一村”,延庆县永宁镇上磨村人一直很自豪,这里不仅风景优美,村里有名的农家八大碗也深受游客喜爱,上磨村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民俗旅游村,农家乐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游客越来越多。

  山区地势不平,农户相对分散,污水很难像城市那样进行处理。长久以来,农户的洗碗水、洗衣水、洗澡水等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妫水。而和普通农户相比,农家乐污水排放量更大,超过了周围环境的承受力,加剧了农村的面源污染。由于水质变差,官厅水库近年来已不再作为饮用水源,降为了备用水源。上磨村是官厅水库的水源地之一,当地政府很重视这个村的生活污水治理,此前实施了好几种处理工艺,但村里缺乏专业人员维护,污水处理无法稳定达标。

  “建专门的污水处理厂对农村地区来说显然不现实,复杂的管理工艺、昂贵的维护费用,对于村里都是难题和巨大的负担。但农村同样需要节能减排、减少污染。我们迫切需要技术简单可靠、污水处理成本低的办法。”村支书景成訾说。

  湿地对污染物有净化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肾。“人工湿地能有效地过滤生活污水,相当于给农家乐安装了一个‘生态肾’。”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的专家们的指导下,上磨村最终把解决污水处理难题的希望放在了人工湿地上。

  记者在上磨村看到,一片芦苇与绿色原野浑然一体,若不是当地人介绍,很难看出这片900平方米的芦苇原来是人造景观。别小看这人造景观!芦苇下铺了好几层,有石英砂、砾石、碎石等,生活污水经排水管网收集后进入总排水管道,然后进入中水池,通过池中潜水泵将污水泵入人工湿地,经过芦苇床净化后进入出水井,最后排入旁边的小河。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所张成军副研究员介绍,这个项目名称是“农村生活污水垂直流芦苇床人工湿地处理技术”,不使用任何化学药剂,通过芦苇的根系吸收、沉淀吸附去除污水中的氮、磷、有机物及悬浮物等,达到污水净化的目的。

  “目前该工程日处理水量已经达60立方米,处理后的水质已达到了一级排放标准,缓解了水体的富营养化,保证了妫河水源地的水质。”张成军介绍,不仅如此,该工程投资仅70多万元,每年运行成本不超过3万元,每吨水处理费用仅0.1元,可以长期发挥作用。

  “从上万人的小城镇,到一家一户的别墅,都可以用小型湿地来处理污水。我们尽可能还原湿地的原生态,让植物、微生物和生态系统自己来净化,而不靠那些大机器大设备。”张成军说。

  张成军告诉记者,北京市已着手制定《农村生活污水人工湿地处理工程技术规范》,人工湿地作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重要手段,有望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关分类
请在电脑上注册登陆 网址:https://www.zxb2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