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在山西省临猗县西张吴村家庭寄养管理服务站,工作人员张会云在给孩子们讲故事(8月26日摄)。
近年来,山西省运城市社会福利院探索农村寄养“类家庭”的新模式,76名孤残儿童和临猗县西张吴村的40个家庭组成了“类家庭”,他们中最小的1岁多,最大的15岁,白天在村里的管理站学习、治疗,其余时间回到寄养他们的家庭生活,爱心“妈妈”、“爸爸”和福利院工作人员用信心、爱心、恒心浇灌着孤残孩子的心灵,有了“家人”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许多孩子的病情有所好转,幸福快乐地成长。
新华社记者 詹彦 摄
作者:yhttedit 2020-04-17 13:48:49 点击:12
在山西省临猗县西张吴村家庭寄养管理服务站,工作人员张会云在给孩子们讲故事(8月26日摄)。
近年来,山西省运城市社会福利院探索农村寄养“类家庭”的新模式,76名孤残儿童和临猗县西张吴村的40个家庭组成了“类家庭”,他们中最小的1岁多,最大的15岁,白天在村里的管理站学习、治疗,其余时间回到寄养他们的家庭生活,爱心“妈妈”、“爸爸”和福利院工作人员用信心、爱心、恒心浇灌着孤残孩子的心灵,有了“家人”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许多孩子的病情有所好转,幸福快乐地成长。
新华社记者 詹彦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