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用心铸造农业人才的“黄埔军校”
用心铸造农业人才的“黄埔军校”

用心铸造农业人才的“黄埔军校”

作者:yhttedit   2020-04-17 13:48:47  点击:16

详情

  本网讯(记者 郑海燕)为解决农业可持续发展未来谁来种地的问题,为现代农业发展培育后继人才,北京市中关村锐智大学生创业研究院大学生新农商学院积极响应“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优化资源配置,整合各方资源,积极培育符合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新型农业人才,旨在为现代高效农业打造农业人才的“黄埔军校”,新型职业农民的商学院,取得了良好成效。                     

  为农村留住人才创办新农商学院

  当前,我国正处在农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转变,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产业,用现代经营方式推进农业发展,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提质,用新型职业农民壮大农业人才队伍是我国现阶段“三农”事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为达到这一发展目标,一批高产优质、装备精良的现代设施农业应运而生,高科技的农业装备离不开现代的管理手段、现代的科学技术和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新型职业农民。为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解决农业人才后继乏人问题,培育一批“有文化、善经营、懂管理”的现代新型职业农民,出身军旅的农家子弟徐得力经过积极奔走,多方努力,于2013年12月份创办了中关村锐智大学生创业研究院大学生新农商学院。

  “1978年的改革开放,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而30多年的改革开放也让超过2亿的农民离开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进入城市成为活跃在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农民工。他们为我国的城市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也为我国的二、三产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推动了城市的快速发展。但同时意味着农业劳动力减少了2亿,而且减少的都是素质相对较高的青壮年农民,他们本来应该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在谈及办学初衷时,北京市中关村锐智大学生创业研究院大学生新农商学院院长徐得力对农业人才的现状不无忧虑。

  据了解,目前农村空心化问题突出,农业人才后继乏人,“385961”部队(老人、妇女、儿童)成为一线农业生产的主力军。据统计,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初中文化程度占农村劳动力70%以上,而且随着农民外出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务农劳动力整体素质还在不断下降,从事一线农业生产的精壮劳力很少,尤其是30岁以下的青年劳力,中国现代农业已出现了前所未有严峻的“人才荒”。

  培育新型农民是解决农业“人才荒”的重要手段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实现农业现代化取决于农民的职业素养,尤其是在我国农民已经处于老龄化的今天,亟须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农民职业素养,加强职业化教育培训,提高新型农民的综合素质。”徐得力说

  关于农业人才流失的问题,中央政府是相当重视的,连续三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浓墨重彩地提出了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计划,并出台了《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十二五”发展规划》,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现代农业人才成了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导方向。

  政策的出台,为农业人才市场注入了一股活力,也弥补了长期以来对农业人才培育投入不足的问题。作为一名农家子弟,在忧心农业发展前景的同时,他也看到了农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徐得力认为,劳动者是生产力构成中最具有活力的基础要素,对农业增产增效的贡献占有相当的比重。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先进的生产工具靠人去创造,先进的科学技术靠人去掌握,先进的管理经验靠人去总结,先进的经营体制和运行机制靠人去应用。未来从事农业生产或经营的人,一定要具备符合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文化知识和技能水平。无论是增长方式的转变,还是生产绩效的提高,都需要有高素质的人来实现的。离开高素质的人,农业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他认为要实现农业现代化,首先必须实现以人为本的现代化。因此,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知识和技能水平,既是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要条件。只有解决了农业“人才荒”,才能充分实现农业现代化。

  以创业技能培训带动新农人职业发展        

  “研究院通过整合高校技术资本与市场产业资本,实现有效融合,从理论的探索到实践的实施,有效指导大学生创新与创业投资管理,帮助大学生确立创业信心,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进而达到激励更多大学生勇于创业和成功创业的目的。”在言及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路径时,行伍出身的徐得力侃侃而谈,不乏有真知灼见。       

  据了解,该研究院已与普凡生资本、华奥六宝基金创建了大学生创业基金,并以此联合了多家投融资金融机构组成了大学生创业金融服务平台。他们借鉴国际专业的金融服务模式,本土化运作,为大学生创业项目快速成长提供“投融资培训+投融资方案+金融顾问+股权配置+资本对接+项目运行资源”等一站式实体孵化服务平台,用“大手牵小手”的模式促进大学生创业项目可持续发展。

  “市场经营运作和农业科技是新型农民主体必经的历程。在这一历程中,要解决从农民到商人再到企业家的成长问题;要解决从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变的问题。现代农业管理,要解决从家庭承包到现代管理的过渡问题等。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徐得力说

  为了更好地做好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培育工作,北京中关村锐智大学生创业研究院积极开展“引智创新”工程,依托以色列艾森贝克农业公司引进国外先进的新农业技术,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创业,培养培育大学生新农商成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带头人,成为新农村发展中新农业技术的引领者和管理者,成为新农村发展的主力军。

  他说,新农人必须适应我国农业发展的新趋势,构建多种类型的农业发展模式,尤其重视发展各种形式的高科技农业,增强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从而有效地形成农业与农村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互动机制,推进农业由粗放经营型向集约经营型转变,从根本上消除粗放经营方式所带来的资源浪费、效率低、环境污染等问题,逐步实现我国农业由非持续型发展模式向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走出一条中国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关分类
请在电脑上注册登陆 网址:https://www.zxb2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