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汪洋: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汪洋: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汪洋: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作者:yhttedit   2020-04-17 13:49:15  点击:14

详情

  汪洋在第二次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上强调

  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

  本报南宁11月5日电 (记者庞革平、王云娜)第二次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5日在广西桂林召开,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认真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

  汪洋指出,近年来,广西以农村垃圾治理为突破口,大力开展“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梯次推进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宜居乡村、幸福乡村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各地要重视学习借鉴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从各自实际出发,着力解决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突出问题。在优先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条件的基础上,集中力量解决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改厕等问题。积极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科学规划,注重体现农村特色、乡土味道、民族风情,保留田园风貌。加强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

  汪洋强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缩小城乡区域差距、实现协调发展的迫切要求,要建立“省负总责、县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落实好县一级的主体责任。要积极引导农民参与,尊重农民意愿,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要探索多种形式的治理模式,调动多方面力量增加资金投入,形成效果明显、经济可行的可持续长效机制。要通过试点试验,积累经验,形成示范,积极在面上推开。

  会议代表参观考察了桂林市恭城县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传统村落保护情况。

    《 人民日报 》( 2015年11月06日 04 版)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看“盆景”如何变“风景”

  原标题: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看“盆景”如何变“风景”

  新华社桂林11月5日电(记者 仲蓓、何丰伦)“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要推动成乡一体化发展,开辟农村广阔发展空间。如果说农村发展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短板”,那么农村人居环境则是“短板中的短板”。

  平坦路、干净水、放心房,这些已经在国内多地精心培育的试点“盆景”中实现了,“盆景”成长为全覆盖“风景”,还须把握“十三五”重要战略机遇期。

  ——规划为引领

  由住建部等部门联合举办的第二次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5日在广西桂林结束。会议指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打持久战。乡村建设,理念先行,国内多地都制定了发展规划,围绕建设“美丽新农村”总目标,结合当地特点,确定发展阶段、明晰发展路径,做到统筹考虑一盘棋。

  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陈武介绍,广西制定了持续8年的规划纲要,分阶段梯次推进建设“生态乡村、宜居乡村、幸福乡村”。

  四川省副省长曲木史哈说,四川转变规划理念,坚持以县域规划指导乡村规划编制,集中两年攻坚,编制完成了176个涉农县(市、区)的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指导9万个村落编制了村庄规划。

  贵州省副省长慕德贵说,贵州山地特征明显,为打造特色村落、念好“山字经”,贵州针对保护传统村落制定了发展办法,这在全国尚属首个

  ——找准突破口

  中国美,农村必须美。对国内大多数农村地区来说,“美”就要美在“家门口”,把垃圾扫走,把污水治理好,是农民们的心愿。

  垃圾也是困扰广西农村最突出的问题,广西下大力气进行重点突破。记者在恭城走访调研时看到,当地红岩村、矮寨充分利用农村沼气,变废为宝,污水减量,更以沼气“全托管”模式,实现农户、沼气服务公司和养殖场多方共赢。

  不同地区发展并不平衡。对贵州农民来说,最急需的是“路、水、房、电、讯、寨”。自2013年起,这个省大力实施“六项行动计划”,全面解决农村“行路难、用水难、住房难、用电难、通讯难、环境改善难”等老大难问题。

相关分类
请在电脑上注册登陆 网址:https://www.zxb2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