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亚太同舟共济,才能共同实现“包容性发展”
亚太同舟共济,才能共同实现“包容性发展”

亚太同舟共济,才能共同实现“包容性发展”

作者:yhttedit   2020-04-17 13:49:11  点击:12

详情

 青平

  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19日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题为《深化伙伴关系 共促亚太繁荣》的重要讲话,强调亚太是拉动世界经济的火车头。我们应该立足当前、面向未来,运用亚太经合组织这一重要平台,推进合作共赢,让亚太继续引领全球增长。(11月19日 人民网)

  相对于旨在推动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就全球治理非正式对话机制的G20,亚太组合组织机制更显著的作用是推动亚太地区政府间经济合作和区域贸易投资自由化。1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主旨演讲中提出,亚太各成员应当加强政策对话和协调,以亚太经合组织为平台形成合力,坚持以发展为中心,全力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和平环境。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正契合了此次会议“打造包容性经济,建设更美好世界”主题,同时,这也是中国所倡导平等互信、包容互鉴、求同存异、合作共赢国际关系新秩序的精髓。

  从G20第十次峰会主题“共同行动以实现包容和稳健增长”,到本次APEC峰会主题“打造包容性经济,建设更美好世界”,包容性发展议题突显。 “包容性发展”即在公平、合理、平等的原则下,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并让发展成果惠及各国人民。包容性发展是世界人民的期待,同时也应该是亚太各国的责任引领,不久前闭幕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所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十三五规划”和全面小康,正是相对于13亿人民的包容性发展。

  亚太经合组织机制是亚太各国实现包容性发展,沟通协商、交流合作的主要平台,平台的基础是占世界人口的40%、经济总量的57%、贸易总量的 48%的亚太综合实力地位,而对世界经济增长30%以上贡献率的中国经济更是亚太自信的保障。继去年北京APEC峰会启动亚太自贸区进程,批准亚太经合组织推动实现亚太自由贸易区路线图之后,本次峰会中国再次提交了《亚太经合组织北京会议成果落实进展报告2015》,同时,中国也提出了新主张:摒弃赢者通吃零和博弈旧思维,树立双赢、多赢、共赢新理念,共同打造亚太同舟共济、权责共担责任共同体;提供了新机遇:“十三五规划”、2025中国制造、亚投行、丝路基金、“一路一带”;习近平主席再次提出了新倡议:太平洋是共同的家园,要保持亚太区域合作的战略性、前瞻性、进取性,确定重点领域的目标、举措、时间表,大力推进互联互通蓝图,解决亚太发展的瓶颈性问题。

  “对未来的真正慷慨,是把一切献给现在”,亚太经合组织舞台上的中国角色,可谓既努力尽责搭台,又全力倾情补台,而我们却注意到,某些国家不但不想着相互补台、好戏连台,反而带着有色眼镜和冷战思维在APEC峰会上蓄意拆台,此种唯恐邻居过得更好,只想谋求单边发展的狭隘思维显然与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相悖。“智慧+双手+力量,结合在一起,几乎是万能的”,亚太各国唯有坦诚沟通、增信释疑、权责共担、求同存异,同心携手打造开放型亚太经济格局,加强互联互通推动亚太自贸易区建设,方能让26亿亚太人民共享包容增长、普惠繁荣“亚太梦”。

相关分类
请在电脑上注册登陆 网址:https://www.zxb2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