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浙江:农业“两区”出“三新”
浙江:农业“两区”出“三新”

浙江:农业“两区”出“三新”

作者:yhttedit   2020-04-17 13:50:44  点击:14

详情

  本报记者朱海洋

  传统农业的最大弊端在于规模小而分散,市场化程度低,无法适应现代经济运作模式。破解这些瓶颈制约,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应有之义。地处东部沿海的浙江,在2010年作出重要部署,决定将“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现代农业的主战场、主平台和主抓手。5年多过去了,浙江“两区”建设成效如何?

  要素集聚,打造现代农业新高地

  浙江人多地少,如何将分散、有限的资源要素集中起来,是横亘在现代农业前的严峻课题。现实可行的是,在全省范围内创建统一平台,借鉴工业园区的打造模式,通过提供政策和服务,将人、财、物等农业生产要素集聚起来,以破解困境。

  按照功能定位,粮食生产功能区着力保障粮食安全,在开展多年的“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基础之上,今后更注重集中规模生产、基础配套设施的提升;现代农业园区则主攻高产高效,依托前期培植的一大批各具特色的产业带与产业群,运用市场经济理念和现代管理方式,打造产业布局更为集聚、产业链条更为完善的现代园区。

  谁来建?浙江明确,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由政府主导,引导各类主体积极参与,现代农业园区则以各类农业经营主体为骨干,政府承担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提供相关服务等职责。怎么建?浙江从顶层设计入手,整合农林牧渔与发改、国土、科技、交通、金融等部门资源,凡是涉农的政策、资金、技术等要素,统一向“两区”倾斜集中,实现“一个池子蓄水”。

  除了统筹政府资金,浙江还创新开展农业招商引资,每年举办招商对接活动,吸引工商资本和金融资本投资“两区”建设。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土肥沃,要素集聚后的农业“两区”,基础配套设施得到极大改善,一举解除了主体入驻的后顾之忧。5年多来,浙江“两区”累计投入资金495亿多元,其中社会资本超290亿元。

  生态循环,树立绿色发展新标杆

  应对农业资源短缺的现实状况,2010年,浙江还同时提出了“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思路,希望通过源头控制投入、过程清洁生产、种养结合,实现生态循环,以确保农产品绿色安全。作为现代农业的新高地,“两区”自然首当其冲,为浙江发展绿色农业树立新标杆。

相关分类
请在电脑上注册登陆 网址:https://www.zxb2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