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预期”可以更稳定
单士兵(重庆日报评论员)
“有故乡的人回到故乡,没有故乡的人走向远方。”年初,一位博士生的“返乡日记”在网上广为流传。字里行间透露的,是不确定的异乡和回不去的故乡,引起很多人共鸣。一年过去,情况已有变化,很多地方农民工返乡创业已成热潮,不少地方重新找回“乡村味道”,让人感觉到,在故乡安放情感、在异乡托付理想,并非遥不可及。
社会情绪是一种信号,也是一种能量。当前社会正处于重大转型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进入关键阶段,形成并保持良好的平常心态,对未来发展非常重要。
平常心态,一部分源自于对生活的确定性。“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辞职说走就走,除了个人追求自由的生活,也和现如今择业就业更有保障有很大关系; “新官也理旧事,不再前任建后任拆”,城市发展一张蓝图绘到底,除了发展阶段的进步,也和公共治理的理念日趋稳定莫不相关……
拥抱平常心态,能打开更宽广的人生视野。前些天,我在采访中了解到,重庆长寿区化工园区一家公司的研发中心,竟然拥有数十名博士、硕士。那么多高端人才集聚到西部一个区县,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究其原因,这里提供的发展环境,让他们对未来有确定预期,笃信在这样的小城市也可以托付人生大理想。预期确定了,心态也就平常了,不再纠结于留在小地方还是投奔“北上广”,就能扎根下来,一心一意为事业打拼。
拥抱平常心态,转型可以少些顾虑,改革也能减轻阵痛。公共安全、食品安全、空气污染、教育公平、医疗资源、住房保障等领域,牵动人心。尽快解决一些群众反映急迫的问题,提升社会预期的管理水平,让政策走向有更大确定性,即便问题一时不能解决,也可以让老百姓对过程多一点耐心,对未来多一点信心,进而更好地凝聚共识,推进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