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中国最神奇的村庄!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
中国最神奇的村庄!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

中国最神奇的村庄!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

作者:yhttedit   2020-04-17 13:50:39  点击:15

详情


  

  窑

  中国之大,总有你意想不到的美!

  地坑院,你听过吗?

  又叫地窑,是中国最风情的窑洞!

  不在陕北,而在河南!

  去逛了你会慨叹:

  真是好地方,

  这地坑一点儿都不坑!

  

  

  4000多年历史了,世界独一无二!

  地坑院也叫天井院,地坑院,当地人称为“天井院”、“地阴坑”、“地窑”。据考证,天井窑院距今已有1500--2000的历史,属于黄土高原地域独具特色的民居形式,是人类“穴居”发展史演变的实物见证。这种奇特的民居形式,在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

  

  

  地下四合院:挖个坑,建个院子

  地坑院,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地坑院在河南省三门峡境内保存较好,至今仍有100多个地下村落、近万座天井院。

  

  

  陕县地坑院最早的航拍图

  

  (德国飞行员武尔夫-迪特·格拉夫·卡斯特尔-吕登豪森,于1933年-1936年间拍摄)

  一个人挖它个二三年,能让几代人住上上百年。

  

  

  奇特的体验

  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

  地坑窑院之形,村村皆如此,家家一模样。

  

  远而眺之,进村不见院,只闻人语响。犬吠鸡鸣音,不知何处觅。窑顶阡陌横,女墙几相同。

  

  近而察之,炊烟袅袅,地下人往来,梨树浓阴,投院中沁人清凉。

  

  春日百花盛开,姹紫嫣红;

  

  

  夏日绿树四合,郁郁葱葱;

  

  

  秋日微风静扫,落叶缤纷;

  

  冬日银妆素裹,黄塬冰封。

  

  

  地下阳光房:冬暖夏凉

  地下阳光房,温度常年在20℃左右,天然空调,恒温住宅。

  

  无论外面刮多大风,里面的风都很小。窑洞内一侧有灶和炕相连,冬天炕上很暖和。

  

  

  地平线下的人间烟火

  这是黄土高原地带生长的人与黄土深深的依恋之情,祖祖辈辈黄土人割舍不尽流淌着的血脉。

  

  窑中灶台连暖炕,地坑小院石围墙,蜿蜒曲径通院落,年代久远情意长。

  

  站在地坑院落中抬头仰看,一方天地,日走云迁,岁月匆匆;

  

  环视院落,烟熏火燎,质朴自然。大院里一溜排开的七口铁锅,承载了多少温情和回忆。

  

  过山灶

  过山灶,是这里的民俗。它由一排炉灶串联而成,有7~8个灶眼,柴火在灶的一头烧,热量穿过灶膛送到每个灶台。

  

  由于离火的距离远近不一样,每个灶台的火力大小自然有别,正好为厨师炒、闷、炖、蒸,提供不同火候。

  

  据说这个区域,红白喜事、逢年过节都兴十碗席,菜谱不复杂,有荤有素。老乡说,过山灶与十碗席是配套的,其中的7个热菜正好一次性的就在灶上煮了。

  

  当地的“柿子馍”很有特色,是用新鲜的柿子掺进面粉、玉米面做的,蒸熟以后凉了吃味道好,吃了败火。

  

  剪纸,是陕县地坑院民间的又一个传统民俗, 这里的民间艺人在全国剪纸大赛中,曾经多次得过金奖。

  

  

  

  地坑院里的喜事、过大年,显得格外红火。

  

  

  

  建筑瑰宝

  2011年“地坑院营造技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着看似简单却高超的建筑工艺。你肯定会想,这地坑院怎么排水呢?

  

  地坑院地处黄土高原边缘,土层厚且坚硬,窑洞还是天然的温度调节器,冬暖夏凉,特别是它建造简单价廉,对昔日贫穷的山民来说,这样的建筑是再理想不过的了。

  

  在平地挖一6至7米的四方深坑,然后再在坑的四壁凿挖8至12孔窑洞居住。窑里多用土坯垒成火炕,供人休息。

  

相关分类
请在电脑上注册登陆 网址:https://www.zxb2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