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种稻不赚钱 让人很伤心
种稻不赚钱 让人很伤心

种稻不赚钱 让人很伤心

作者:yhttedit   2020-04-17 13:50:53  点击:13

详情

  我的家乡在河北省滦南县南部。上世纪80年代初,村里和周边其他村庄一样实施“旱改稻”,所有旱田全部种上稻田。那时水源充沛,土质肥沃,稻子长势好、产量高、售价高,家里有几亩稻田,每年轻轻松松就能有不错的收入,村里也成了周边的富裕村。

  2005年,水库彻底停止供水。在这之前,周边已有不少村庄将稻田改为旱田,或发展为蔬菜大棚,或发展为果树种植,已经有了不错的收入。因地势低洼,担心雨季发生涝害,村里人依然坚持种稻田,没有水源,家家户户要在地头打上机井,村集体没有财力办电架线,不少人家只能投资近万元置办成套的发电机组等设备。因担心地里的抽水设备被人偷盗,家家户户还要在地头搭上简易窝棚,彻夜看护。

  靠井水种水稻,从每年的4月开始到10月,农户几乎天天要到地里去抽水去管理,付出较多的精力。最近几年,稻田的种植成本节节攀高,耕地、耙地、栽植、化肥、农药、收割……种一亩稻田的人工费竟然达到了 300元。乡亲们算过,种一亩稻田的成本开支在800—1000元。以2015年为例,每亩稻田的产量在700至800公斤,每公斤稻谷售价2.6元,每公斤大米市场最低售价在4.6元。由于没有加工设备,只能出售稻谷,而这一茬稻田亩纯收入只有500元左右。现在村里人均耕地2亩多,辛辛苦苦忙一年,还不如打工一个月挣的钱多。近两年,已经有不少农户放弃稻田,到外面打工去了。

  种地不挣钱,村民收入大跌,早些年富裕村的风光早已不在了。村集体不仅没有积累,而且欠着大笔外债,哪里有气力为乡亲们办实事。在方方面面的支持下,勉强修通了出村的土路,只能硬化村里主街道,其他道路依旧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连买个路灯的灯泡,村干部都颇费脑筋……

  稻花乡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曾是多么美好的景色啊!眼瞅着金灿灿的稻子难赚钱难致富,农民真是伤心啊!

  河北滦南县胡各庄镇马各庄村 冯立城

相关分类
请在电脑上注册登陆 网址:https://www.zxb2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