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平均扶贫难脱贫
近日,我下乡调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情况,发现平均扶贫问题在有的地方十分突出。
其一,贫困村平均。有个县有50个乡镇,决定让100个村当贫困村,给每个乡镇按照2个贫困村的数量平均“分配”。但实际上,城郊乡镇和产业发展好的乡镇已经达到了小康目标,没有贫困村了,而偏远丘陵山区、自然条件恶劣的地方,整个乡镇基本上都是贫困村。贫困村的数量按照乡镇平均分配,就会使得不是贫困村的村子享受了扶贫政策的倾斜,锦上添花,而真正的贫困村因为被平均掉了而失去扶贫政策的支持,雪中无炭。
其二,扶贫资金平均。该县拿出1000万元资金作为扶贫启动资金,给每个贫困村平均分配10万元。基础条件好的“贫困村”能好上加好做些美化环境的事情,吃水困难、不通公路的贫困村,这10万元还不够修1公里村道水泥公路或者修一口较大的堰塘。
其三,扶贫力度平均。在一个村子里,我遇到“第一书记”正在给贫困户发放扶贫鸡鸭,每个贫困户均发放扶贫鸡鸭各15只。我看到,领取扶贫鸡鸭的贫困户有的是病人,有的是残疾人,有的是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有的是身强力壮的大汉。平均发放扶贫鸡鸭,使得有的贫困户因体力弱、劳力差而不能赡养,而有的贫困户又有劲使不出。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各地贫困状况贫困数量各不相同,这就要求在扶贫上不能平均用力,而要根据实际情况施策。平均扶贫难脱贫。
四川南充市 何建斌
扶贫不公开对象难精准
我的乡下老家,隶属川南地区,一直被城里机关干部戏称为县域的边远山区。前几天应邀回乡下吃亲戚的乔迁喜宴。其间,左邻右舍的邻居及亲友不时向我打听今年上级又有啥扶贫项目和款项。我说,你们咋不问村社干部呢?如果有,他们肯定会宣传或告诉你们的。没想到我这一反问,却打开了他们的话匣子。他们说,现在农村的扶贫项目及资金,包括吃低保,哪里开什么村民代表会集体讨论、进行公示哦,都是村社干部私下商定后就悄悄上报了。
坐我旁边的田大哥说,就以前几天村上发放的扶贫种茶款为例,我们一社有8家人领到扶贫款。有社员曾拦住村主任气愤地质问,这8家人是谁上报到镇上批准的,村主任说是社长报的。社长听后,当着社员的面大发雷霆,发誓说,这事他事前一点不知,是村主任电话叫他记下名单并通知这8家人派代表去村委会开会领钱的。在我们社,大家公认的长年卧床不起的以及栽有数量不少茶树的6个贫困户,没领到一分钱的补助,倒是一棵茶树未栽或还住着楼房、开着轿车的好几个与村干部关系很好的富裕人家,各领了2000元的补助。至于低保人员,村里就更是一本糊涂账了。
他们期望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加强督查和暗访,迅速纠正村社干部在扶贫项目、条件、对象等问题上存在的不公开透明、不公平公正、暗箱操作的行为,让精准扶贫变得名副其实。
四川夹江县 周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