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试问有多少农村在急剧的社会发展中,已被折磨得面目全非。既没有城市的气息,也没了乡野的质朴,土不土,洋不洋,着实心痛。
但有这么一个新农村,堪称是中国“最农村”的农村,它美得像从画里走出来的,因为它确实是被画家"画"出来的!
它就是郝堂村!
村在林中,水在村中,人在画中
若是你到小村来,那一幅幅绝妙的乡村画卷渐次展开在你眼前:典型豫南特点的狗头门楼、青砖布瓦、土坯小屋、劈柴垛起柴扉墙......
一幢幢青砖石瓦的现代建筑、一座座历史遗存的茅草土坯小屋、一个个古朴民俗的农家小院,散落在村庄的各个角落。
古树、青草、翠竹、野花,磨盘、水车、小桥、溪流,古色古香,相映成趣。
小村质朴又现代,时尚的DIY画室、配套齐全的幼儿园、学校、养老院、卫生所、商场......一应俱全。
整个村庄像一座有品味的花园,配上楚韵特色的房舍,真可谓是“人在画中游”!
这花园透着一股不俗的田园气质,静谧、古朴、天然、闲适。
与城市的喧嚣、华丽、刻板、紧迫的气氛形成鲜明的互补,俨然一幅令人神往的世外桃源。
村路,
曲径通幽,
向外是繁华的都市,
向内是诗意的桃源,
郝堂的村路,
让人回忆起那个远古年代的村庄。
最农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望得见山
荷塘中的村路,不知触碰了多少人多年前的乡村记忆。
一条黛色的柏油小路依山沿河,蜿蜒向前,和黛色的山峦浑然一体。村庄屋舍俨然,整洁宁静庄。
看得见水
一条鹅卵石铺陈的小溪穿村而过,村里的孩子喜欢在这里嬉戏,大人喜欢在这里洗衣服。
记得住乡愁
走在村子里,迎接你的是张张笑脸:老人安逸地晒着太阳,小孩子嘻闹奔跑,青年人打理着自己的客栈、讲述着茶文化、忙碌着后山的茶园。
路边有人家,有袅袅升起的炊烟。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在自家门前露天吃饭曾经是河南农村一条靓丽的风景线,如今在郝堂村重现。
在这里,孩子的笑容最纯真美好,孩子的童年可以不需要没有电子游戏和漫画,但需要这样美的环境。
在村内民居中穿行,狗头门楼、马头墙、柴扉墙、小布瓦,带着浓重岁月痕迹的建筑元素随处可见。
随意走进溪畔一处土坯外墙的小院,院内石磨当桌板凳落座,几束风干莲蓬和一串串金黄玉米,不经意地挂在土墙上。
岸芷轩里,茶韵悠然,古书飘香。每周这里都会举行电影放映、读书会、沙龙、手工课等艺术活动。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中国农村建设讲出的诗一般的语言。郝堂村做到了,因为这个村庄,真的是画家活生生地画出来的。
郝堂村,一个被画家画出来的村庄
郝堂村的民居,有村民临溪而居;有村民选用青石砌墙;也有村民保留了最原始的土制房屋……虽然“无规无矩”,但“组合”在一起,却是如此美妙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