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4月12日,两位工人在太原市玉泉山进行喷灌作业。
4月12日,一对情侣在太原市玉泉山城郊森林公园中心广场合影留念。
4月12日,一位工人在太原市玉泉山城郊森林公园内种树。
4月中,山西太原西郊玉泉山脚下又热闹起来。枣尖梁村村民老李站在自家小卖铺门口,看着眼前来来往往的车流和人潮,心里乐开了花。
老李的小卖铺就位于玉泉山城郊森林公园门外的大道上。春天一到,公园里百花盛放,游人纷至沓来,小卖铺的生意也迎来了旺季。每到这时,老李就会提前备足货,再进些风车、泡泡棒之类的玩具,如今一个月挣得钱比治理前一年挣得还多。
玉泉山所在的太原西山地区南北长约30公里,历史上这一地区植被丰富,文脉悠长,聚集着晋祠、晋阳古城等38处文保单位。近代以来,由于重工业布局、私挖滥采等原因,其原有生态被破坏,环境污染严重。与西山相对的东山同样如此,此两山成为太原城市发展的“心病”。
为推进东西两山的生态治理,太原市2011年提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公司承载、园区打造”的生态建设新模式,引导社会资金开展大规模造林。
生态新政的实施,极大调动了国有、民营企业的积极性。截至去年底,已有13家企业参与西山生态建设,完成绿化7万余亩,累计完成投资78亿元,超过过去几十年政府投入的总和。短短几年间,“垃圾场披绿装、污染源成景观”的生态嬗变在太原接连上演。
新华社发(曹阳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