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湖北潜江如何探析“虾稻共作”生态种养模式
湖北潜江如何探析“虾稻共作”生态种养模式

湖北潜江如何探析“虾稻共作”生态种养模式

作者:yhttedit   2020-04-17 13:54:42  点击:14

详情

  这几天,湖北省潜江市千特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军正忙着安排把仓库里最后的1万斤“虾乡稻”包装上市。刘军告诉记者:“根据往年龙虾节的促销经验,这1万斤不够卖,但去年虾乡稻逆势而上,销售情况很好,合作社辐射3万亩基地的存粮就只有这些了。”

  潜江是“中国小龙虾之乡”。虾乡稻,顾名思义,是在稻田里一边养虾一边种稻。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在潜江调研时指出,要大力培育“稻虾”和“虾稻”两大品牌。潜江市委、市政府适时提出了发展稻虾、虾稻双轮驱动战略。近年来,潜江水稻种植面积连年增长,2015年稻田养虾面积达35万亩,占稻田总面积一半以上,小龙虾产量6万吨,其中“稻虾共作”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亩平均收益4000元左右,带动种粮农民人均年增收628元。让种粮农民的收入和积极性得以提高。

  农药经销商种起了“生态稻”

  “80后”的刘军从中国农大毕业,最初在潜江创业成立公司,从事农药代理等农资经营生意。在与客户打交道过程中,他发现潜江稻田养虾的农民会主动选择价格相对较高的生物农药,而普通水稻种植户则没有这个需求。也会有稻田养虾的农民跟他抱怨,“虾子卖得不错,可稻子还是给粮贩子当作普通水稻收走了。”

  刘军开始思考,他认为在稻田养虾模式中,与小龙虾相伴而生的稻谷,具有天然的生态食品特征,优质应该优价。2010年,潜江正处在探索从“虾稻连作”到“虾稻共作”模式的过渡期,“一虾一稻”变为“一虾两稻”。刘军在白鹭湖农场关山分场找到合作伙伴,15亩田的“虾稻共作”试验区,约产2万斤稻谷,刘军以高于当时市场价0.6元/斤的价格全部收购,并委托加工成商品稻米,正式亮出“虾乡稻”品牌,大米零售价6元/斤。当年底,在潜江市里的农产品展销会上,首批“虾乡稻”成了抢手货。

  从此,刘军看准了这款绿色生态稻的市场前景,2011年前后,他陆续牵头成立了千特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以及湖北虾乡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注册了“虾乡稻”商标,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的产业发展模式,带动社员增产增收。

  在千特水稻合作社社员自有的7000亩稻田养虾核心基地上,农药包括生物农药已经较少使用。“在二次拦网稻—虾—鸭复合种养模式基地,早已不用农药,明年就能拿到有机转换证。”刘军说,“以前的农药代理同行跟他开玩笑,说你这是自己革自己的命啊。” 

相关分类
请在电脑上注册登陆 网址:https://www.zxb2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