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凝聚“种业之都”的坚实力量
凝聚“种业之都”的坚实力量

凝聚“种业之都”的坚实力量

作者:yhttedit   2020-04-17 13:55:14  点击:11

详情

——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纪实之七

  本报记者李庆国 芦晓春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近年来,北京将现代种业定位为北京农业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实现形式,确定了打造“种业之都”的目标,围绕农作物、畜禽、水产、林果花卉四大种业,编制了种业发展规划。每年选育主要农作物新品种数量和种业销售额均占全国的10%左右,为全面打造国家现代种业示范区奠定了基础。

  创新成为北京种业的底色

  打造“种业之都”,必须要有敢于亮剑的底气。而底气何来?唯有雄厚的科研创新实力。目前,北京市拥有涉农科研院所24所、种业研发机构80多家,聚集了约50%的两院院士,专业育种人员1000多人、农业科技人员近2万人。

  如今,创新推动中国蛋鸡业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由北京市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自主培育出3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合中国饲养环境、生产性能国际领先的标准化高效蛋鸡品种——“京红1号”“京粉1号”和“京粉2号”。其中“京红1号”“京粉1号”因其品质优良,连续三年入选农业部主推品种名单,并在畜禽生产性能测定中位列第一;在第二届中国博鳌农业科技创新论坛上,这些品种被公认为是目前国内最适合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饲养的高产蛋鸡品种,完善了我国标准化蛋鸡品种结构。

  创新的理念更是深深植根于北京育种人的心中。蔬菜中心主任许勇和他的团队所培育的西瓜品种牢牢保住了早熟市场主导地位;蔬菜中心培育的京葫36号西葫芦品种的产量比国外品种提高了20%以上,打破了国外公司长期垄断我国西葫芦高端品种的格局,迫使国外西葫芦种子价格下降了一半以上;白菜、黄瓜、娃娃菜、辣椒等一个个优势品种的育出推广,一次次地阻截了跨国公司的冲击。

  赵昌平领衔的杂交小麦课题组历时20余年攻关,首创了“中国二系杂交小麦技术体系”,解决了国际杂交小麦长达60年的科学难题和技术瓶颈,成为继杂交水稻之后我国在作物科学领域又一原创性重大成果,使我国杂交小麦研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二系杂交小麦与常规小麦相比,增产15%以上,节种1/3,节水50%以上,在盐碱地能够正常生长,使我国大面积的盐碱等贫瘠地变良田成为可能。

相关分类
请在电脑上注册登陆 网址:https://www.zxb2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