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本报记者王小川
6月初,是广东省高州市根子镇果农木和最忙碌的时候。家里种的十几亩荔枝红通通挂满了枝头,木和每天要组织人手采摘、搬运,穿梭在自己的荔枝园中。与他同样忙碌的,是根子镇的几千户荔枝农。
“一部分货交给合作社,一部分有天猫、世果汇等电商代销,有了这十几亩荔枝园,荔农才盖得起房子,过的上好日子。”在木和等荔枝农户辛勤汗水的背后,是收购商、协会、电商企业和政府的多方协作,坚持传统种、销和新型电商的结合,共同造就了高州荔枝产销两旺的局面。
依靠技术革新,借助市场的指挥棒
6月6日一大早,高州市根子镇柏桥龙眼荔枝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罗有汉忙的大汗淋漓,正是荔枝上市的季节,合作社的果农们将新鲜的荔枝一车车的运到合作社的车间,一摞摞的纸箱整齐的码放着,快递公司的运输车辆静候一旁随时准备着出发。
“今年的荔枝个头小了一年,产量低了一点,价格也贵了一点。”罗有汉地对记者表示,由于年初遭遇了霜冻,荔枝有了些许减产,但好在合作社对荔枝的品质把控严格,销售价格和渠道都有保障,农民的收益并没有收到特别大的影响。
谈起临近的徐闻菠萝滞销,罗有汉认为,高州荔枝之所以没受影响,关键在于把控住了品质。品质一般,缺乏品牌,大家一拥而上相互压价,水果难免遭遇贱价滞销等困境。
“都说市场供过于求,事实上好的水果永远是供不应求。”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鲁芳校对记者表示,现实情况是低价、无品牌的水果无序竞争,优质的、有机绿色的进口水果被消费者抢购,我国的水果市场结构性矛盾很突出。
如何破解难题,化解结构性的供给矛盾,摆在地方政府面前。高州市委常委、副市长钟强对记者表示,通过加强对荔枝标准园的建设,荔枝品种不断革新,通过技术手段让荔枝错期上市,不仅解决了荔枝过于集中上市的难题,通过与电商开展合作扩大了销路稳定了价格。
对此,罗有汉等果农有着朴素的认识,无论市场如何,果农就是要以不变应万变,坚持抓荔枝品质,没想到这么多年种下来,高州市根子镇的荔枝销售反而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