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腰箩滩村民的烧炭窑(7月14日摄)。
岑明富易地扶贫搬迁的新家(7月14日摄)。
岑明富搬出大山前的居住地(7月14日摄)。
村民烧炭砍伐树木后的光秃山坡(7月14日摄)。
从贵州麻山腹地的“烧炭村”搬到紧邻贵广高铁沿线的农业小镇,从女儿羞于形容“我的家”到搬进新居第一天女儿就邀请大学同学到家中做客……穷苦了几十年的布依族村民岑明富从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兴。
今年43岁的岑明富老家位于贵州麻山腹地贵定县关口村破瓦组腰箩滩的一个山坡上。在这个“开门即是山”的岑姓村寨里,居住着8户40名村民,全寨10亩薄田或挂于山腰或坐于河边。“肩挑马驮出行路、烧炭仅够油米钱”可谓这个贫困村寨的现实写照。改变始于2016年贵州实施新一轮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易地扶贫搬迁不仅给深山里的贫困群众带来生活巨变,也给生态脆弱的“烧炭村”带来喘息之机。
新华社记者李平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