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绥宁县大园村
《从大园村到西村坊》.苹果大侠
去绥宁县的大园村我是有所期待的,因为看过《那山那人那狗》这部经典电影的都会想来看看。可是走进大园村后我是失望的。
电影里的那座拱桥还在,只是拱桥上被铺上了厚厚的水泥,就像是一把极具文物价值的古剑被磨得溜光滑亮,看似漂亮却失去它原有的滋味。大园村里大部分的建筑都是新修的,标榜的800年房子,500年房子,300年的房子,看似也就清末期的建筑,整个村落都用水泥铺路,看似干净整洁,总觉得少了石板路的原有滋味。村里人故意穿一些不知道在哪里买来的民族服饰标示自己的民族,显得不伦不类。
大园村里的《爸爸去哪儿》人物雕像
《爸爸去哪儿》第三季,帮助大园村热炒了一把,但是这并不能支撑大园村的单薄,一个历史文化名村没有它的故事,我走在里面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我在里面既找不到少数民族的风情,也找不到历史文化遗产,偶尔的几座明清时期建筑完全不能去让我感叹。这里的自然风景也普通不过,走了一圈下来,我竟记不住任何东西。
大园村铺上了水泥路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以新建木屋为主的大园村竟游人如织。我走在大园村里我突然想到离大园村一百多公里外有个叫西村坊的村落。那里是一个纯汉族村落,现今保存着晚清建筑若干,石板路,古桥亭,青砖黛瓦,雕花精美的古木房,象征着历史的金匾和石刻,有着一代又一代传承的关于节孝历史故事。走在西村坊里,你会被古代的建筑艺术所折服,一种浓郁的江南情怀让人流连忘返。这里的一切都是天然去雕塑,古时是什么样子现在就是什么样子,从未有人去修缮过。走进这里,似乎就是走进了历史。可是,这里从未被众人识得, 它犹如一个待字闺中的女子,在期待中渐渐失去容颜。
即便这里有嘉庆十五年的完整清贡生建筑,有完整的晚清建筑群,有嘉庆二十一年的古风雨桥,有几百年的石板路和回澜坝,这里有上百年的金匾,这里有流传千古的节孝故事,西村坊还是如此的孤独。它穿越了几个世纪努力保存着自己的完整,默默把瑰宝留给后人。只是一栋栋新修的水泥屋逐渐替代了青砖黛瓦,一栋栋逐渐破损的古建筑,它会一点点消逝在时间的轮回里。其实每去一次我都是心酸的,尽管我是多么骄傲多么自豪的向他人介绍这里……
新宁县西村坊的古朴建筑
如果拿大园村和西村坊来比较,除去大园村被汉化的民族特色,论建筑艺术和特点,论历史,论故事,论自然风光,西村坊都是可以瞬间秒杀大园村的。可是大园村却繁花似锦,而西村坊是一地鸡毛。这种反差,让我很失落。虽然绥宁县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桑,而我们新宁县更有世界自然遗产崀山,怎么能这么比下去呢?
为什么大园村那些乡间毫无艺术价值的古屋能够保存如此完好?为什么有那么多媒体去宣传大园村?为什么大园村能够游人如织?为什么西村坊那些艺术瑰宝一天天败落?为什么西村坊鲜为人知?为什么西村坊就是一地鸡毛?为什么?太多的为什么?我一直思索,却无法追寻答案……
西村坊原汁原味的古巷和石板路
我走过很多古宅,去过很多古城,他们无一不对古建筑视若珍宝,完整保护修缮。即便没有什么古建筑,硬生的也会建几座仿古建筑,唯独这原生态的西村坊虽然已是国家自然文化遗产村落,却得不到一丝保护……
我猜想它不是没有开发的价值,而是我们的崀山太光彩夺目。只是,自然风景的背后,我们是不是也思考一下文化遗产呢?
那夜从大园村回来,我做了一个很长的梦。我梦见西村坊游人如织,西村坊更是完好保护,还进行了扩建,那里住着的人民憨憨的对我们笑着……
从大园村到西村坊,相差的不仅是距离。
西村坊风雨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