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聊”胜一筹胜之有方
——山东聊城打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提升农业竞争力探析
苗保田席真本报记者程鸿飞
打开网络销售平台终端,上传成熟葡萄的图片,接收消费者预约采摘订单,成了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云朵庄园“园主”孙云朵每天的“必修课”。
1991年出生的在读研究生孙云朵,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选择了休学回家,开启了电商创业之路。目前,云朵庄园的葡萄已通过绿色食品认证,成功注册“果优美”“云朵庄园”商标,以葡萄种植为主,其他农产品种植及葡萄深加工为辅,让普通的农地产生出了亩均1万多元的高收益。
近年来,聊城市在现有基础上求变、求新,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全市农业提质增效的基础性工程,进而统一网上销售平台、加大品牌培育,打造聊城绿色、安全的农产品品牌形象,推动全市农业向生态安全、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开启了由一个传统农业大市转向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航程。
如今,聊城全市粮食总产超过120亿斤,瓜菜菌产量居全省第一,被中国蔬菜流通协会评为“中国蔬菜第一市”。全市每天直销北京的绿色蔬菜达10万多斤。
从“看不见”到“查得着”,质量监管守卫“舌尖安全”
“以前,买来的西红柿、黄瓜等蔬菜水果,咱只能看到品相,至于种植过程中有没有打药、打了多少药,咱是一无所知。现在通过这个二维码,在手机上一扫就全查着了。”7月13日,在聊城建设路的光明便民市场,正在买菜的孙小静说,如今生活水平高了,老百姓除了关心吃什么,更关心是否吃得健康、安全。
聊城市农委主任侯德功介绍,聊城坚持以政府监管保证质量,以体系建设支撑质量,以市场开拓倒逼质量,以效益提升引领质量,从“供给侧”入手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从“需求侧”入手推进农产品质量发展,进一步打响了农产品品牌。去年,全市投入资金1143万元,建立起市、县两级全覆盖的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市县监管追溯平台12个,将102个农业生产基地、73个农资经营点和66个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纳入监控范围,成为全省唯一的市县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全覆盖的市。市县乡村四级网格化的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逐步完善,不定期对辖区所产农产品进行抽检。全市农产品抽检合格率98.5%以上,畜禽产品抽检合格率98%以上,水产品抽检合格率达99.3%。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聊城市致力于打造绿色农产品之都,在全省率先提出整建制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出台了《关于整建制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市的意见》,签订了创建责任状,严格按照国家标准,从建设监管体系、管理责任、生产经营主体责任、标准化生产、农业投入品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建设监管追溯平台等八个方面,明确创建任务。目前,全市已建立起瓜、菜、果、菌省级标准化基地19处、市级100余处,市级以上经济林标准化示范园40处,县级以上标准化养殖场531处。消费者用手机扫一扫包装上的二维码,农产品从播种到采摘上市的各种信息一目了然,实现了从田间到舌尖的全程监控。
抓住“药瓶子”,就牵住了农产品安全的“牛鼻子”。聊城市以市政府令下发了《聊城市禁止销售使用剧毒高毒农药管理规定》,确定从今年1月1日起,将全市整建制设为剧毒高毒农药禁止销售、使用区域,从源头上严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