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金融扶贫:贫困户"点餐"银行来"买单"
金融扶贫:贫困户"点餐"银行来"买单"

金融扶贫:贫困户"点餐"银行来"买单"

作者:yhttedit   2020-04-17 13:56:20  点击:6

详情

  贫困户“点餐”银行来“买单”

  ——中国农业银行内蒙古分行金融扶贫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王小川

  站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浩特市葛根庙镇哈达那拉嘎查移民安置点向西望,越过绵延起伏的山丘,有一片灰蒙蒙的村落,姜永财曾住了60年的土坯房就在那里。

  2016年3月,65岁的姜永财告别了与自己同龄的土坯房,这辈子第一次搬进了新家。姜永财是哈达那拉嘎查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也是享受当地金融扶贫富民工程的受惠者之一。

  “金融扶贫富民工程”是内蒙古自治区近年来扶贫工作的重要切入点,近两年来,中国农业银行(以下简称农行)内蒙古分行作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选定的首家合作商业银行,与政府密切配合,创新发展理念,转变服务方式,积极推进金融扶贫工作并取得明显成效。

  产业扶贫——“扶真贫才能真脱贫”

  这是一套60余平方米的新居,紧挨着的是一座400多平方米的温室大棚,眼下棚内挂满了红通通的西红柿和新栽下的葡萄藤。“房子够宽敞,大棚还能种瓜果蔬菜,我要感谢金融扶贫的好政策。”姜永财坐在新家的沙发上高兴地说。

  2016年初以来,基于“金融扶贫富民工程”提高了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覆盖率的新要求,农行乌兰浩特支行了解到易地搬迁扶贫和产业扶贫国家给予补贴的政策,及时向市扶贫办提交了建档立卡贫困户金融服务方案,获得了扶贫办支持。

  在哈达那拉嘎查,姜永财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搬进这所新房子需要花费7.5万元,他和妻子两口人通过政府实行的易地扶贫和产业扶贫政策,可以获得7万元的补助,既解决了住的问题,又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产业‘菜单式’扶贫真正做到了因需设置、调和众口、一户一法,实现了‘家家有增收产业,户户有脱贫项目’,有力地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步伐。”农行兴安分行行长汪杰对记者表示,金融产业扶贫的思路,一改过去单纯发放扶贫资金或者政府大包大揽的扶贫模式,以产业带动,扶勤不扶懒,激发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

  “景堂模式”——“大户带小户、富户带穷户”克服担保难题

  2011年,科右前旗巴拉格歹乡的刘景堂刚刚创建了俊伟专业养殖合作社,因为具有丰富的养殖经验,合作社的肉羊销售始终供不应求,但受制于自身担保资源有限,空有一身“好武艺”的刘景堂,始终未能有效扩大合作社的养殖规模,也未能拉动当地农牧户一同脱贫致富。

  怎么才能帮助到刘景堂这样的乡村能人,并发挥其扶贫带动效应呢?农行科右前旗支行及当地扶贫办关注到这个现状,一起召开专题会创新出了“景堂模式”,即将当地的20名特困户编入刘景堂的合作社,使其成为该合作社的成员,然后设计出“联保+刘景堂集体土地承包权及地上定作物抵押+刘景堂个人部分动物资产存栏抵押”的模式。

相关分类
请在电脑上注册登陆 网址:https://www.zxb2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