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在一条曲曲弯弯的木瓜河畔,一座古老的村庄掩映在绿茵下。一对青年男女美目流盼,含情脉脉,将故乡的绿植果实“木瓜”投给了对方,对方回赠了心爱的美玉以示爱意,这不仅仅是回报,而是为了求得“永以为好”的真挚爱情。
投我木瓜,报以琼琚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这几句诗出自《诗经·国风·卫风》中的木瓜篇,是通过赠答表达深厚情意的诗作,是先秦时期的一首描述恋人之情的民歌,是现今传诵最广的《诗经》名篇之一。
木瓜,是一种落叶灌木,果似小瓜。在古代,有以瓜果之类作为男女定情的信物的风俗。“琼琚”、“琼玖”、“琼瑶”,均为古代佩玉和饰物。
在我省晋中市寿阳县最南端的华泉村,作为潇河的一支最纯净的支流,木瓜河清流环绕,辗转出山,沿岸的土崖上木瓜连绵,枝叶婆娑。随着木瓜河的轻盈步履,迢宕蜿蜒,坚守山崖。春风吹过之后,圆球样的木瓜果实便深藏在绿叶之下,期待着成熟的季节到来。此刻,果子即将成熟,爱情也已圆润。如果你叩开一枚将熟的野木瓜,白嫩的乳汁、脆甜的果仁,会令你热暑顿消,沁心爽脾!那种清甜、那种爽利、那种生脆、那种乳香,真的就是木瓜河所独有的天资、品格和性情!
在古人的生活里,木瓜、木桃、木李,是三种不同口味的木生果实,千年之后,桃、李已然经过培育、移植、嫁接、变种,早已失去了原先的韵致。而独独木瓜,就在华泉这个地方留存了下来,它没有别个品类的受人青睐,依旧藏在深山不为人知,依旧保持着自己的遗传基因,依旧窈窕柔弱,古老而淳朴!这就是木瓜河的俏丽女儿,这就是木瓜河的魅力所在!
你赠我木瓜,我回赠你以佩玉。这不是为了答谢你,是追求永久地相好呀!
你赠我桃子,我回赠你以美玉。这不是为了答谢你,是追求永久地相好呀!
你赠我李子,我回赠你以宝玉。这不是为了答谢你,是追求永久地相好呀!
这首诗不同于“投桃报李”,没有那么多的“交易色彩”。“你赠给我果子,我回赠你美玉”,这的确与“投桃报李”不同,回报的东西价值要比受赠的东西大得多,这份古代人类的真挚情感(包括爱情,也包括友情),犹如木瓜河的清涟,纯净而透明。这种情感看重的是心心相印,是精神的契合,因而回赠美玉价值的高低,在此实际上也只是一个象征,因为这是对他人、对自己的情意的珍重,所以说“匪报也”。“投我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其实就是:虽投我之物为木瓜,而汝之情意贵逾琼琚;我以琼琚相报,亦难尽我心中对汝之情义。清代诗评家牛运震《诗志》评此数语云:惠有大于木瓜者,却以木瓜为言,是“降一格衬托”;琼瑶足以报矣,却说“匪报”,是“进一层翻剥。”其实早在汉代,张衡即以《四愁诗》说到,“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尽管说的是“投金报玉”,但也看得出他对这份情感的珍重。
在华泉,随便走进一家农户,乡亲们都会热情地招呼一声,快来,进咱行(家)吧!一下,你的疲惫的心轻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