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杨毅张仁玕孟晓明本报记者沈建华
最近,记者深入“江苏农业第一县”东台市采访,对正在蓬勃发展的生态循环农业印象尤深:近年来,该市在跨入全国百强县50强实现精彩“三连跳”的同时,加快绿色农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传统产业“变绿”、新兴产业“增绿”、生态经济“添绿”,在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进程中展现“东台绿变”。
优化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新结构”
“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也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为此,我们不能单纯地着眼于当年的产量和经济效益,而是要追求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东台市委书记陈卫红说。
2014年人均GDP就突破1万美元、多项农业经济数据和指标居全省乃至全国前列的东台市,早已进入“生态拐点”阶段。市长王旭东说,在这个“拐点”上,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起点,也是新抓手。
认识的高度决定了行动的力度。东台市首先坚持“环保第一审批权”,先后有400多个总投资近300亿元的钢铁、化工及高能耗、高污染项目被拒之门外,主要工业污染源的达标排放率100%。一方面要减污,一方面更要添“绿”。
被确定为全省第一批生态循环农业建设示范县(市)后,2015年初制定的《东台市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建设实施方案》,很快付诸实施。一批生态循环农业建设项目,开始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循环农业建设网络。
为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建设,东台市创造性地总结推广了农工复合、农牧复合、大田循环利用等七大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生产主体广泛参与的农业资源循环利用的运行机制,促进农业转型升级。
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是大环境大循环的绿色农业。东台市为此不仅在传统产业“转绿”、新兴产业“增绿”上做文章,同时,也在生态大环境建设“添绿”上大做文章。
仅今年上半年,全市就实现成片造林面积2.2万亩,新建绿化示范村14个,发展林业专业村两个,完善农田林网11.28万亩,“四旁”植树180万株,森林抚育面积两万亩。新街镇方东村“一户一品”庭院绿化建设,获“全国生态文化村”称号。
现有土地面积4.2万亩的江苏黄海森林公园,林地面积就达3.8万亩,活立木蓄积量1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6%,绿化覆盖率达90%以上,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人造生态园林,成为深受游客青睐的3A级旅游景区。
力拓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新路径”
生态循环农业是一个多要素联动发展的系统工程。近年来,东台市创造和创新了多种发展模式,突出抓好生物、工程和耕作栽培技术三大主体措施,实现整体生态链的良性循环,打造新型的多层次循环农业生态系统。
大田种植循环利用模式。中粮公司在该市利用沼液肥发展循环农业。沼液种稻、沼液养鱼及林地施肥已分别扩大到6万亩以上,产生了施肥用工、化肥成本、病虫危害“三个减少”和土壤肥力、水稻产量、品质“三个提升”的效果。
农工复合生态新模式。国家级龙头企业富安茧丝绸公司,引导农民栽桑养蚕,发展茧丝绸加工业。蚕沙及废叶还田为有机肥产粮育桑,桑树枝条用作食用菌培养基和燃料,工艺废水经处理后实行闭路循环使用,经济和生态效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