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寻访汝城古祠堂群——金山古村叶氏家庙
寻访汝城古祠堂群——金山古村叶氏家庙

寻访汝城古祠堂群——金山古村叶氏家庙

作者:yhttedit   2020-04-17 13:57:53  点击:13

详情

 

 这是一座深藏在崇山峻岭中的小城——汝城,位于湖南省东南角湘、粤、 赣三省交界地,素有“鸡鸣三省,水注三江”之美誉。汝城保留着始于宋元、盛于明清的古祠堂710多座,其中保存完好、建筑精美的有300多座。

  

  2013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将汝城古祠堂群(含金山卢氏家庙、叶氏家庙,范家中丞公祠、范氏家庙,先锋周氏宗祠、周氏家庙,外沙太保第,津江朱氏祠堂,县城朱氏总祠,广安所李氏宗祠等9个点)和绣衣坊(含益道范家范氏家庙和中丞公祠等)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祠堂大小不一,风格各异,星罗棋布,点缀着汝城的山山水水。汝城县马桥镇外沙村列入了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卢阳镇津江村、东溪村,土桥镇金山村、土桥村、先锋村,马桥镇石泉村、高村村,文明镇沙洲村,暖水镇洪流村等9个村申报了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

  金山古村又称其为“荆山”,位于汝城县土桥镇,处于汝城县城东北7公里处,交通便利,S324线、厦蓉高速横贯全村,距岳汝高速互通约2公里。村落先后由李氏田心、卢氏、叶氏迁聚一起,距今已有820多年村史,全村均以叶、卢、李三姓为主。村内现有卢氏家庙(叙伦堂)、叶氏家庙(敦本堂)、李氏家庙(陇西堂)等古祠堂6座。家庙规模宏伟,家祠小巧玲珑,形成了一个风格古雅,颇具神秘色彩的祠堂文化。保存完整的明清古民居95栋,面积6000多平方米,青砖青瓦,以青灰色为主调,色彩清淡而朴素;形制方方正正,坚坚直直,有稳重、踏实、端正之感,与冲出屋面的马头墙,形成块面与线条的强烈对比,既简洁又明朗;中心突出,规划严整,布局严谨;三雕(砖雕、石雕、木雕)雕刻精美,工艺精湛,数量较多,充分体现了明清时期古民居的建筑特色。现被评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敦本堂、叙伦堂)”、“中国传统村落”、“湖南省历史文化名村”。金山传统村落以村东(金山大道)入口为起点,别驾第(李氏陇西堂)为终点,按顺时针方向串行传统村落核心部分,中间穿插休闲农庄及古民居建筑,全方位展示金山历史文化。

  

  叶氏家庙又名敦本堂,位于湖南省汝城县土桥镇金山村象形湾组,由朝门和家庙组成,始建于明弘治元年(1488年),清乾隆已卯年(公元1760年)第一次维修,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民国十六年(公元1928年)均进行了修缮,家庙座西朝东,砖木结构,三开三进两天井,南北长23.9米,东西宽6.86米,建筑面积178平方米,门楼古朴雅致,鸿门梁三层漏雕双龙戏珠,粗犷有力,生动逼真,中厅有一木板画屏,上绘海水之上二龙腾飞,彩画下书写着32条报条,记载着叶氏子孙历代外出做官的姓名、官职等情况。后厅神龛五对隔扇,精美绝伦。叶氏家庙敦本堂,雕梁画栋,古色古韵,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2006年5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颇为特别的是,“敦本堂”大门并不直接对外,而是有一朝门,朝门前为一大片空地,再前为池塘,大格局与卢氏家庙类似。朝门内为一小院,祠堂门楼就在院内一角。这种布局显然也是有风水考虑的。看到一个解释,说朝门在大门的东北方,“先天八卦为震,震为木,木能化水生火,故此朝门起了通关暖身的作用,后天八卦东北为艮卦,五行为土有制水之功。”“敦本堂”为三间三进二天井的结构,门楼没有卢氏家庙那种复杂的如意斗拱结构,但其鸿门梁三层镂雕双龙戏珠,云水纹环绕,层层相扣,十分罕见。“敦本堂”里还保存了大跃进时期的遗迹。这座祠堂在当时是金山第二生产队的队部,在墙壁上留下了不少人民公社时期特有的印记:“社员评比栏”、“四结合公布栏”等,详细记录了每个社员的工分、出勤、投肥情况;另一个“社员竞赛栏”大部分字迹已经脱落,只残存了几行字,其中有“服从组织领导听指挥,不讲怪话”,还有时间:1959年6月。还有一幅“金山第二生产队基本情况”的表格,“男全力”、“女全力”、“男半力”、“女半力”,以及“水田”、“旱土”、“耕牛”、“猪”、“鸭”、“鹅”等,皆用图画表现;旁边一幅“固定资产图”也是图文并茂,“铁耙”、“木耙”、“粪桶”、“风车”、“喷雾剂”等,也都画成一幅幅小图,可爱得紧。叶氏家庙风格古朴,布局别具匠心,在众多的汝城古祠堂中有特别的地位和价值。

  土桥金山叶氏家庙的堂号称“敦本堂”,含敦本睦亲、敦本务实、盘根念祖之意。本,古时多指农业,《宋书·武帝纪中》:“公抑末敦本,务农重积,采蘩实殷,稼穑惟阜。”唐孟郊《蓝溪元居士草堂》诗:“读书业虽异,敦本志亦同。”清冯桂芬《序》:“阅其书:勤农桑,疏沟洫,重学校。大恉以兴教化、敦本厚俗为务。”看到“敦本堂”这3个大字,仿佛看到了一个耕读世家的繁荣景象。悬挂在祠堂门口上方的“叶氏家庙”堂匾,十分明朗地告诉我们,这座祠堂乃叶氏家族所属。“世系由来根叶尹,家声自昔著崖州”,这副堂联则告诉了我们金山叶氏的由来和根源。

  

  

  

  “欣赏一座古祠堂,犹如穿越一段历史的长廊;会晤一座古祠堂,犹如聆听一位苍老明世的长者心声。”那高耸的朝门,骄傲的如意斗拱,如山的马头墙,飞翘的檐角,承载着一个家族的兴衰。推开一座古祠堂沉重的木门,仿佛推开了中华民族的一座浓缩的文化殿堂。随手抓上一把香炉中的香灰都残留着千年的余温,文明的信息。随着厦蓉、岳汝两条高速公路的相继开通,昔日制约汝城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被突破,汝城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大风起兮之飞扬,汝城人民决心从更高的层次上谋划发展,努力谱写好“中国梦”的汝城篇,即乘“千年古县”的东风,推动全域旅游开发,带动一、二、三产业深度结合、协调发展。建设具有现代化城市格局、田园式城市风貌、温泉式城市特色的宜居、宜业、宜游城市。打造生态高地、理学圣地、养生福地。

  

  

相关分类
请在电脑上注册登陆 网址:https://www.zxb2b.com/